1.0 总则
1.1 评价目的
通过对建设工程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环境功能区划和自然、社会简况;了解、分析建设工程的生产简况与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工程建设期及投产后,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范围,论证工程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对全厂排放的污染物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结论与建议,为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决策、工程的实施及工程投产后的环境经管提供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起施行);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起施行);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起施行);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起施行);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起施行);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6.4.1起施行); ⑺《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分类经管目录》(2003.1.1起施行);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98]第253号《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经管条例》; ⑼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环发[1999]107号《关于执行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⑽江西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95)第八号公告颁布的《江西省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条例》;
⑾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计价格[2002]125号文件《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4~1995、19~1997); ⒀**公司与**签订的关于委托编制该工程环评报告书的委托合同书; ⒁**公司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3指导思想
根据本工程的可行性报告,针对工程排放污染物的特点,依据国家、行业、部门和江西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析工程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能否达标排放,工程设计中是否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对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论证,对尚未达标排放的工序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得力。评价中贯彻 “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评价结论力求做到科学、公正、明确、客观。同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合理确定评价范围、监测工程,并根据工程特点,选择相应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和预测模式,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4环境保护目标
1.4.1 环境敏感点
根据对本工程所在地的实地踏勘,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分布见图1。工程位于**工业园内,在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主要是:
⑴环境空气:本工程所在地环境空气敏感点主要是厂区选址正西方向沙洲村小学、东南方向的棠公村;
⑵地表水:长江。
江长湖口晨光型砂公司300沙洲村沙洲村小学1100厂址12001300沙洲村1500细金沙湾大金沙湾兰沙湾棠公村江公村大崔家图1 环境敏感点位分布图1.4.2 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
表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 空气 1 2 3 4 5 6 7 环境保护目标 沙洲村小学 棠公村细金沙湾 棠公村大金沙湾 棠公村兰沙湾 棠公村大崔家湾 江公村 长江 距厂址方位、距离 西约300 m 东南约1100 m 东南约1200 m 东南约1300 m 东南约1500 m 西南约1500m 北约1000m 人数 约20人 约16人 约14人 约12人 约324人 约20户 — 地表水 工程建成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
环境空气:工程建成后,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规范》(GB3095—1996)二级规范。
地表水:工程建成后,要确保评价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规范》(GB3838—2002)Ⅲ类规范。
声环境:厂界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规范》(GB12348—90)Ⅲ类规范。
1.5评价规范
1.5.1环境质量规范
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功能调查,采用以下规范进行本次评价:
⑴大气环境质量采用《环境空气质量规范》(GB3095—1996)中二类区规范,具体限值详见表1—2;
表1—2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序号 1 2 3 污染物名称 SO2 TSP PM10 浓度限值(mg/Nm3) 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0.50 0.15 0.06 0.30 0.20 0.15 0.10 规范来源 GB3095—1996中二类区规范 ⑵地表水——长江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规范》(GB3838—2002)
中Ⅲ类水域水质规范,规范值详见表1—3;
表1—3 地 表 水 质 量 标 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程 PH CODcr BOD5 挥发酚 SS 硫化物 铅 规范值(mg/L) 6~9 ≤20 ≤4 ≤0.005 ≤150* ≤0.2 ≤0.05 规范来源 GB3838—2002中Ⅲ区规范 *SS参考《农田灌溉水质规范》(GB5084-92)水质类规范 ⑶声环境采用《城市区域环境躁声规范》(GB3096-93)中的3类规范,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1.5.2污染物排放规范
⑴燃煤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规范》(GB13271—2001)中二类区Ⅱ时段规范,详见表1—4;
表1—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规范(GB13271—2001) 锅炉类别 燃煤锅炉 执行规范 二类区 烟尘排放浓度(mg/Nm3) Ⅱ时段 200 SO2 (mg/Nm3) Ⅱ时段 900 烟气黑度 1 排气筒高度 35 ⑵工艺废水排放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规范》(GB3544-2001),见表1—5;
表1—5 废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pH值除外
类别 造纸 排水量 (m3/t) 60 BOD5 Kg/t mg/L 3.6 60 CODcr Kg/t mg/L 6 100 SS Kg/t mg/L 6 100 pH 6-9 ⑶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规范》(GB12348—90)Ⅲ类规范,见表1—6;
类 别 厂界噪声 表1—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规范限值 单位:dB(A) 昼 间 夜 间 备注 65 55 Ⅲ类规范 ⑷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规范,噪声
限值见表1—7;
表1—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LAeq[dB(A)]
噪声限值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打桩 结构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各种打桩机等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5 85 70 55 禁止施工 55 1.5.3其他规范
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⑵其它有关规范。
1.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6.1大气评价等级及范围
根据对本建设工程的初步分析,工程在运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新增一台6t/h燃煤锅炉,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SO2,烟气排放量约为10800Nm3/h,烟尘排放量2.16kg/h,等标排放量为PiTSP=4.32×106m3/h, SO2达标排放时,排放量为9.72kg/h,等标排放量PiSO2=5.4×107m3/h,均小于2.5×108m3/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2.3—93)中关于评价工程分级别判据的规定,本次评价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据本工程所在地区主导风向、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以厂址拟建生产区锅炉烟囱为中心,向西、南按2km,向东、北1km,大约4.5平方公里的梯形区域范围。 1.6.2地表水评价等级及范围
经初步工程污染分析,新建工程外购部分商品原木浆,属于纸产量大于浆产量的的企业,达标排放时生产废水排放量3240m3/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SS、CODcr、BOD5等,污水水质简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分级原则,纳污水体为长江,水质要求为Ⅲ类规范,据此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厂区
包装印刷造纸行业资料报告书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