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 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音乐要经过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提炼和衡量,才能演绎出完美的音乐内涵及其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表现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能浸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能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音乐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样利用音乐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音乐教育是通过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音乐作品,能增进他们对音乐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音乐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 针对以上情况和音乐课堂的特殊性,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是: 一、 根据音乐教育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统一的特点,利用教材自身的教育性,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 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音乐教育必须围绕所揭示音乐的艺术形象,使学生理解和感受。教师要注意抓住作品的音乐形象,展示它丰富的内涵,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生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时,先教学生读歌词,让学生想一想这首歌的含义,并考虑,哪几个词要读重一些。学生找出“国旗”、“”金星、“我”、“飞”等词后,我启发:“我”表示谁?为什么要飞上蓝天亲亲国旗啊?学生会回答:“因为我爱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也很漂亮”……。在这个基础上,就继续升华教育,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我们爱国旗,就是爱祖国,爱我们自己。 又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首先出示鲜艳的五星红旗,播放庄严肃穆的国歌,让学生在感人的歌声中体验歌词的意义:“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同时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隆隆炮火中前进的悲壮场面,激昂的情感,激发出他们心灵的撞击,产生出崇高的敬意。从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和激情,想唱国歌,爱祖国,并产生出为祖国贡献一切的思想共鸣。此时,再让学生联想:我国运动健儿在世界大赛中荣获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那庄严的时刻和浓重的气氛,运动员听见国歌徐徐奏响,望着国旗冉冉升起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的情景。最后,结合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启发学生明白升旗时应该有的心情和表现。总之,围绕这个主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层层深化,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的心田,就会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 、通过悦耳的歌声,感人的歌词,美化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 音乐教育是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的,歌词对曲调起解词、说明音乐内容的作用,学生借助歌词容易理解歌曲内容,感受音乐表现的形象,使身心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对歌曲背景的介绍,内容的分析至关重要。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教师要把握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通过集体教育的形式,让学生受熏陶,受教育。 如:我教《小白菜》一歌时,先用委婉而低沉的声音充满感情的向学生讲述它的背景:“有个小女孩,从小失去亲娘,没人关心,没人疼爱……”。使学生在感情上理解小女孩的悲痛心情。然后,通过听《小白菜》简短而生动的歌词,下行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启发学生用情感去体验一个天真的农村小女孩在失去亲娘而又受尽虐待,孤苦无依的悲伤痛苦的心情。由此,学生情绪受到感染,便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处于幸福的社会及环境中,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会理解和同情他人,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又如:在教《白杨和小河》这首歌曲时,歌词比较含蓄,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作品的思想内涵,围绕主题思想,设计思考性问题来轻轻地扣击学生,如:“白杨为什么要感谢小河?”、“小河为什么要向着白杨唱歌?”、“它们有着怎样的联系?”等问题,启发学生去想一想、议一议,从中领悟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小河滋润了白杨,使白杨长成了挺拔的身躯,而白杨能保护土壤流失,像卫兵一样守护着堤岸,以免造成水灾,让小河静静的流淌,为人类造福。教育学生要像白杨和小河一样互相帮助,共同努力,为祖国、为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真可谓“一举数得”啊! 三 、 善于抓住课堂中的突发因素及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及知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拓展,善于把握。把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到不同时刻与场合。在音乐课堂中,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千万不可忽视这样的情况,因为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为直接、有效,所以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 前不久的音乐课上,我们正投入的聆听着轻柔的音乐。突然,教室外传来一阵叫卖声“卖米哟,卖米哟……”,逗得孩子们哄堂大笑,我没有指责他们破坏了课堂的安静,而是和蔼的问:“你们知道他这样辛苦,每天可以挣多少钱吗?”孩子们摇头,我娓娓道出:“他们一大早要去排队买米,背在肩上沉沉的,还到处叫卖,如果卖完了,大约可以赚到二十元钱,如果卖不掉,就白辛苦了”,孩子们瞠目结舌。然后我又问:“你们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辛苦吗?”,孩子们仍然摇头,我意味深长的说:“他是由于从小没有机会学习,或者是从小不认真学习,没有学到知识及本领,所以只有这样辛苦来谋生。不过,任何职业都没有贵贱之分,只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都是光荣的,你们认为,他很可笑吗?”。孩子们都沉默了,表情也显得严肃认真,我明显看出了他们的愧疚及悔意。通过一次这样的教育,我无须再多说,孩子们已经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更懂得了如何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是一个多好的教育契机啊! 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充满激情、正直的人,音乐教育应义不容辞地起到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反映时代的最强音。音乐教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就需要教师跟上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这广阔的音乐海洋,善于与学生沟通,相互学习,最终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真善美将从音乐教育中获得。 有位哲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不可思议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格;播下品格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 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发展,让我们怀揣希望的种子,在教育的旅程中一路播种,一路浇灌,将这一迳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