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二十章 普通程序
【知识框架】
起诉的概念 起诉概述 起诉的条件 一事不再理 起诉和受理 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起诉的法律效果 受理 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开庭审理的概念 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的主要程序 法庭笔录 开庭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延期审理的概念 延期审理 延期审理的情形 审结期限 法院调解的概念 法院调解概述 法院调解的性质 法院调解的范围 法院调解 法院调解的意义 普 法院调解的原则 通 法院调解的实施 调解协议及效力 程 调解的消极作用 序 撤诉的概念 撤诉的条件 撤诉 撤诉的法律效果 按撤诉处理的情形 缺席判决概念 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适用情形 反诉的概念和性质 反诉 反诉的要件 反诉的程序 诉讼上的抵消 诉讼终止的概念 诉讼终止 诉讼终止的事由 诉讼终止和诉讼终结 诉讼终止的程序和法律效果 诉讼终结的概念 诉讼终结 诉讼终结的事由 诉讼终结的程序和法律效果
1 / 24
www.100xuexi.com 【重点难点归纳】 一、起诉和受理 1.起诉概述 (1)起诉的概念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起诉,是指原告实施的要求法院启动审判程序,审理裁判自己提出的特定诉讼请求的诉讼行为。
(2)起诉的条件 ①起诉的积极条件
所谓起诉的积极条件,是指起诉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a.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谓“直接利害关系”,一般是指原告与被告之间争议直接涉及自己的民事权益。
b.有明确的被告。“有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在起诉中已经使被告特定化、具体化。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这里的“事实和理由”是原告所认为的事实和理由,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法院在审查受理时并不确认其真实性。
d.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②起诉的消极条件
所谓起诉的消极条件,是指起诉不应具有法律、司法解释或审判惯例所确定的情形。主要有:
a.不属于“一事再理”。
b.不属于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或期间内不得起诉的情形。
c.双方当事人没有就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的。因为按照仲裁法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选择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案件,人民
2 / 24
www.100xuexi.com 法院没有管辖权。
(3)一事不再理 ①具体情形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人们通常将“一事不再理”视为一项关于起诉受理的原则。 “一事不再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情形:
a.同一诉讼标的的案件,已经为前诉法院所判决,且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对此又提起诉讼,法院将不予受理;
b.同一诉讼标的的案件,前诉法院已经受理正在诉讼系属中,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包括:前诉案件已经审理但没有作出裁判;前诉案件一审已经作出判决,但该判决尚未生效;前诉在上诉过程中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当事人向后诉法院再行起诉的,后诉法院将不予受理。
②考察因素
由于这两类情形如果后诉法院受理,并审理作出裁判,就容易导致法院对同一诉讼标的的案件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因此应当予以避免。但对于如何判断是否属于一事再理,认识不一致。我们认为,判断是否系重复诉讼,主要应从以下方面予以考察:
a.前诉与后诉的当事人是否相同
判断是否重复诉讼,首先就是要看当事人是否相同,如果前诉与后诉的当事人是不同的,那么就不会构成重复诉讼。
b.前诉与后诉的审判对象(请求对象)是否相同
如果前诉和后诉在审判的对象(诉讼上的请求、诉讼标的)上是相同的,那么后诉就会因为构成重复诉讼(一事再理)而被法院予以拒绝。对于“审判对象”或“诉讼上的请求”是否相同的判断,通常也要考虑诉的不同形式,即使诉讼上的请求在客体方面是相同的,但
3 / 24
www.100xuexi.com 讼。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因是给付诉讼还是确认诉讼方面的差别,也会导致诉讼上请求的不同,也就不会构成重复诉
c.前诉与后诉在主要争点上是否共通
如果前诉与后诉在其主要争点方面是共通的,那么后诉的提起也同样应被视为重复诉讼。因为这种情形与前诉和后诉在审判对象方面相同或近似的情形相同,法院对于共同争点的审理也必然形成重复,因此在内容上,也有可能产生实质性矛盾的判决。尤其是从判决争点效理论的角度就更容易理解。
2.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1)起诉的方式
起诉应以书面形式为原则,即原告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起诉状的副本。
公民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允许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起诉状的内容
①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②诉讼请求和依据的事实、理由。原告应具体写明: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哪些权利,要求对方当事人履行的义务,有哪些履行的事实和理由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请求。
③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④受诉人民法院的全称和起诉的具体日期,原告签名或盖章。 3.起诉的法律效果
4 / 24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使案件处于诉讼状态
诉讼状态在国外的民事诉讼理论中称为“诉讼系属”。在当事人起诉之后,在法院没有作出判决或因其他原因终结诉讼时,该案件就一直处于诉讼状态。
不得重复诉讼是起诉这一诉讼行为实施的法律效果。起诉使案件已经处于诉讼状态,如果允许当事人再行起诉,则会因为重复诉讼而浪费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成本以及可能导致矛盾裁判的发生。
(2)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应当注意:
①当事人起诉后,法院通知不予受理的情形。通知不予受理并不意味着直接驳回了当事人起诉,当事人仍然可以再起诉。通常认为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②当事人起诉后,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法院驳回起诉的情形。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前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时对当事人起诉的处理。驳回起诉是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后发现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条件时的处理。通常认为,裁定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是因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在此种情形下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③当事人起诉后又撤诉的,诉讼时效是否中断是诉讼实践中的另一问题。撤诉在诉讼法理上被视为没有起诉,既然视为没有起诉,当然也不发生法律效果,包括诉讼时效的中断。
④按撤诉处理的情形。按撤诉处理也就是在当事人施行某种不作为的行为时法院以当事人撤诉对待。由于按撤诉处理,也就意味着视为当事人没有提起诉讼,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4.受理 (1)受理的概念
所谓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予以立案的审判行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