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序因号 素名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所致职业病 职业 禁忌证 应急处理 职业接触限值 定危害。一氧化碳属于窒息性毒物。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到达一定高度,就会引起种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如果吸入大量臭氧,迅速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 如呼吸停止,可施行人工呼吸; 如呼吸困难,可给予纯氧吸入,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阿斯匹林和盐酸异丙嗪联合使用可能防止肺水肿形成 吸入后,可出现咽喉干燥,咳嗽、咯痰、胸闷等,可伴有食欲减臭6 退、乏力、睡眠障碍氧 等。重者吸入臭氧后数小时可逐渐出现肺水肿 急性臭氧中毒 — 最高容许浓度 30.3(mg/m) 一氧化氮 7 二氧化氮 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呼吸系统。表现为咽痛、胸闷、咳嗽、咳痰。可有轻度头晕、头痛、无力、心悸、恶心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状痰、口唇青紫,甚至昏迷或窒息。 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头晕等。噪声对听力损伤多表现双侧对称性、进行性的听力下降。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随时间延长,表现出对低声谈话的听觉减弱,随之对普通谈话的听觉也降低。 电焊弧光是紫外线混合光源,是导致电光性眼炎最多、最直接的原因。临床表现双眼出现剧痛、畏光、流泪、角膜上皮脱落等。作业工人常在施焊作业后数小急性氮氧化合物中毒 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慢性间质性肺病 一氧化氮时急性中毒后间加权平均应迅速脱离容许浓度: 现场至空气315(mg/m) 新鲜处。立即二氧化氮时吸氧。对密切间加权平均接触者观察容许浓度: 24~72小时。35(mg/m) 及时观察胸二氧化氮短部X线变化时间接触最及血气分析。高容许浓对症、支持治度:10疗。 3(mg/m) 8 噪声 噪声耳聋 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Ⅱ期和Ⅲ期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 活动性角膜疾病;白障;面、手背和前臂等暴露部位严重的皮肤病;白化病 — 85[dB(A)] 紫外9 辐射 电光性皮炎;白障 电光性眼炎症状较重者可用0.5%地卡因滴眼,新鲜人奶和牛奶的效果明显。 0.24μ2(W/cm) 危害序因号 素名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所致职业病 职业 禁忌证 应急处理 职业接触限值 时才开始出现症状,其潜伏期的时限取决于受照射剂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潜伏期一般为6~12小时。通常在晚间入睡后发病,症状常在48小时消失。长期照射,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和角膜炎等。 3.3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3.1检测仪器
DS-21B型粉尘采样器 QT-2A型大气采样器 DS-21C型大气采样器 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 N962型风速温湿度计 DYM3型空盒气压表 ZBY215-84型空盒气压表 Gilibrator2型电子流量校正仪 BT-125D电子天平 SX-4-10箱式电阻炉
上述仪器均已通过了计量检定,并在使用前进行了单机校准和系统检测。 3.3.2检测方法 (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GBZ159-2004
(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
(3)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
(4)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
(5)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及其化合物》GBZ/T 160.18-2004
(6)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 160.29-2004
(7) (8) (9)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氧化物》GBZ/T 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 160.33-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
(1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
160.28-2004
3.3.3检测点设置与采样频次
(1)粉尘及毒物
1)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2)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3)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4)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2)物理因素(噪声)
a.检测地点为劳动者管理生产经常停留的接触噪声的工作地点。 b.检测时,传声器靠近操作者耳朵位置。
现状评价组于201X年2月,根据X市XXX三星服饰的工艺流程和劳动者的操作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人操作和管理而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设置采样点,并对劳动者接触的相应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 (3)采样频次
本次对X市XXX三星服饰进行现场勘查及样品采集工作,并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GBZ159-2004的具体要求进行采样,具体检测点布置及采样频次情况,见表3-3。
表3-3 检测点设置及采样频次情况一览表
单元 裁断车间 缝制车间 气熨、整理 岗位名称 裁断 缝制 整理 手工打磨 作业场所 裁断车间 缝制车间 整理区 手工打磨区 职业病危害因素 棉尘 棉尘 噪声 棉尘 棉尘 过氧化氢 洗水车间 水洗 洗水机旁 碳酸钠 噪声 烘干 烘干机旁 噪声 煤尘 氮氧化物 锅炉房 司炉 锅炉旁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噪声 实测点数/ 应测点数 1/1 2/3 2/3 2/3 2/3 1/1 1/1 2/3 2/3 1/1 1/1 1/1 1/1 1/1 样品数/天 2 4 6 4 4 2 2 6 6 2 2 2 2 3 3.4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3.4.1检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3-3~表3-11。
表3-3 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采样地点 锅炉房堆煤处
岗位 司炉
含量(%) 15.9
注: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规定,本次检测游离SiO2大于10%,粉尘种类为矽尘。
表3-4 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检测结果
单元 裁断车间 缝制车间
气熨、整理
洗水车间
锅炉房
岗位 裁断 缝制(1) 缝制(2) 整理(1) 整理(2) 手工打磨(1) 手工打磨(2)
司炉
采样地点 裁断机旁 缝纫机旁 缝纫机旁
粉尘 接触时间 种类 (h/d) 棉尘 棉尘 棉尘
6 6 6 6 6 6 6 6
CTWA
(mg/m) 1.15 0.73 0.64 1.24 0.57 0.71 0.51 3.1
3
PC-TWA (mg/m)
1 1 1 1 1 1 1 1
3
判定 结果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高级整烫机旁 棉尘 整理区 手工打磨区 手工打磨区 锅炉房旁
棉尘 棉尘 棉尘 矽尘
注:CTWA为根据短时间定点采样结果计算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表3-5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检测结果
单元 锅炉房
岗位 司炉
采样地点 锅炉旁
粉尘 种类 矽尘
接触时间 (h/d) 6
CTWA
(mg/m) 1.09
3
PC-TWA (mg/m) 0.7
3
判定 结果 不合格
注:CTWA为根据短时间定点采样结果计算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表3-6 工作场所空气中总尘超限倍数检测结果
单元
岗位
采样地点
CSTEL PC-TWA
33
(mg/m) (mg/m)
CSTEL/ PC-TWA
超限倍数
判定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