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化学发展史 2、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四、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的要求: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 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 区 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 联 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2 ◆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

3 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 4 蜡烛燃烧石蜡 + O2

H2O + CO2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1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见教材P151-152。 2 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 3 、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 4、液体药品的取用

(1) 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

(3) 定量:用量筒量取。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

注意:① 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 ② 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 量筒无零刻度。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5、 酒精灯的使用.

(1) 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

(2) 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 (3)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

(4)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 6、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由蜡烛燃烧生成物可确定蜡烛的组成中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氧元素。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0。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7、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

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必须用外焰;

8、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9、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1) 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体积. (2)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 实验成功的关键 :

① 红磷要过量; ② 容器要密封,; ③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4)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因:

① 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② 气密性不好; ③ 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 氧气用途: (1) 供给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2) 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 2 氮气用途:

(1) 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2化学性质不活泼. (2) 制硝酸和化肥。(3)冷冻麻醉(4)制造低温环境。

3 稀有气体用途:(1)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

三、保护空气

1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 、 SO2 、 NO2、O3等 2 空气污染的危害:① 损害人体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③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破坏,酸雨。

3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①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 植树造林; ④ 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注意:空气污染指数包括:CO 、 SO2 、 NO2、O3、可吸入颗粒物。 四、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1、混合物:宏观上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微观上由两种及以上的分子构成。 2、纯净物:宏观上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上由一种分子构成。 3、注意:

①、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

②、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只含一种元素,但是混合物。

③、纯净物都有化学式。混合物都没有化学式。

课题2 氧气

一、氧气的性质

(一) 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氧和固态氧为淡蓝色 (二) 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具有氧化性;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无可燃性。 1、S+O2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

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此处的水不能用沙代替。 2、3Fe+2O2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沙的目的:防止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4P+5O2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注意:P2O5 会污染空气。

4、C+O2

CO2

现象:空气,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 、化合反应:(多变一)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2 、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 氧化反应分类

(1)剧烈氧化:如燃烧、自燃、爆炸。

(2)缓慢氧化:如食物的腐烂、酿酒、铁生锈、呼吸作用等。 注意:

①、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错)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对)

②、氧气中含有氧,但含有氧的物质不一定是氧气。 ③、判断氧化反应的一般标准就是看反应物中是否有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黑)。(2氯酸钾(白)、二氧化锰。(3)高锰酸钾(暗紫色)

H2O2 MnO2 KClO3 MnO2 KMnO4 2 原理:2H2O2 2KClO3

2KCl+3O2↑

2H2O+O2↑ 2KMnO4

K2MnO4+MnO2+O2↑

3 装置(以KMnO4制氧气为例) 发生装置:酒精灯、铁架台、试管。

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水槽、导气管、集气瓶。

4 制取步骤:连接装置→检查其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 点燃酒精灯→ 加热→ 收集氧气→ 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可以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5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6 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7 注意:

a 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b 导管伸出橡皮塞少许,不能太长。

c 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为了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d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e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f 排水法收集时,刚开始有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要等气泡均匀冒出后才能开始收集

中考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

中考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按章节)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化学的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三、化学发展史2、近代:(1)原子论和分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x7t171o3v83hrt8bf1m52amw9lhr30089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