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可行性研究
作者:崔炳文
来源:《乡村科技》2020年第08期
[摘 要] 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精准扶贫”的相关文献研究,阐释“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内涵,分析其意义和可行性。将“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作用,提高扶贫的精准度,创新扶贫方式等,确保能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 “互联网+”;精准扶贫;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8-22-2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互联网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商务”等,互联网技术对多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1]。“互联网+”不仅仅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数效应,是能产生化学反应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应用能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别于粗放扶贫,使得扶贫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更快的速度打赢脱贫攻坚战[2]。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要想确保脱贫任务能如期全面完成,可以依靠互联网开展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全面掌握贫困信息,全方位开展帮扶工作。 1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
王军等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原理、机遇和难点,认为互联网可以促进产生扶贫新方式,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管理”等[3]。张真柱梳理了“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治理逻辑,认为在当今时代,应建立“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创建多元化服务治理路径[4]。陈文浩通过分析湖南省永州市的扶贫成效,总结了该市在实践“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5]。同春芬等认为在扶贫攻坚期,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实现精准扶贫[6]。张强分析了河南省扶贫现状,针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7]。刘亚莉基于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调查研究,认为“互联网+农业”模式可以促进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8]。
2 “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可行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