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作文专项(审题立意)
时间:120分钟
满分:14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10分)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这部俗称“好人法”的条例,鼓励和倡导普通市民参与紧急现场救护活动,并且紧急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此条例11月1日起正式实施。针对这一《条例》,有市民认为发现有人突然病倒、意外受伤等紧急情况,伸出援助之手本是人之常情,无需制定法律条文;但也有人认为就现在的情况看,出台这个条例很有必要,出台前述免责条例,让出手相救的好心人免除了后顾之忧。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以从对待《条例》不同态度入手,①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好人也需要立法保护,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失望。是啊,发现有人突然病倒、意外受伤等紧急情况,伸出援助之手本是人之常情。救死扶伤是义务,何必要立法呢?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会不会让人感觉到社会温暖的一面没了,有的是冰冷的法律条文?②但立法也是有针对性的,由于担心遭遇麻烦、被人讹诈,不少人不敢出手相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只是从道义的角度呼吁人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效果无疑微乎其微。因此,出台前述免责条例,让出手相救的好心人免除了后顾之忧。相信还有更多的地方会用“急救免责”来破解“不敢救”难题。不过,相关部门还要让更多的人不仅敢救,而且会救。无论伤患者及其家属还是“好心人”都不希望急救变成“瞎救”,甚至造成新的伤害。所以,“急救免责”需要更多掌握急救技能的志愿者作为支撑。遗憾的是,国内在这方面所开展的培训还不普及,培训效果也不如人意。在此,更期望我们的急救培训工作能让更多的普通人成为“有一手”的急救志愿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普通人才敢于救人。否则,你再免责,他也不敢救。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近日表决通过,条例鼓励和倡导普通市民参与紧急现场救护活动,并强调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此人们期期不可,有人对此条例出台持反对态度,认为其默许了盲目救助,是“好心办坏事”;也有人持赞同态度,认为其免去了好人的后顾之忧,推动更多人行善。
我个人对此条例持赞同态度,因为有了法律作后盾,相信会有更多人去行善,去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
法律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撑持。道德的产生先于法律,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无不是以特定民族和国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石,并力求与道德相适应,相协调的。一部真正的法律制度必然蕴含着道德精神。法律的实施不仅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也要靠群众在舆论上的支持。
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人们道德自律的增强不仅要靠教育,而且要靠法治。为道德立法有利于促使人们逐渐形成道德自律。2012年12月,福州市一交叉路口附近,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五六人,没人出手。就在两名女子试图搀扶老人起来时,旁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又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孤独地躺在冰冷的马路上,直到生命的终结。这反映出当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意识的提升正被他人不道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阻挠着,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如果她们愿意伸出援手,一条生命也许可以挽救回来。
当然,提到急救措施,操作上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要求,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有许多因未能及时得到急救被送去医院,抢救无效而亡的患者,有很多身边人在事故发生后因缺乏急救意识和对基础急救措施知之甚少而选择不出手。“好人法”的出台,可以作为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盲目地“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了避免“好心办坏事”,人人都要掌握操作规程,把它当做人生的必修课。因为救人,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光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
“好人法”为人民道德意识更好地实现作了保障,同时又依靠道德观念发挥着其本身的法律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时,才能迸发出生命的魅力。期待“好人法”能为道德撑腰,真正成为好人的“通行证”。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0分)
据报道,有人不惜花费近十倍于乘公交车的钱坐出租车去与“拒载”自己的公交车司机“理论”,追问“拒载”缘由。这样做,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并不成正比,可当事人却认为值得!
这种“较真”行动也引起许多市民的共鸣。他们认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个字。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
但也有市民表示,有更多的精力,干嘛不去做更有意义的事?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再说,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化、人性化与宽容度并重的社会,宽容,才谈得上最真切、最纯净的人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际融洽。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用规范汉字书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本材料起提示作用的关键句子有第二段的“做人就要这样,该认真的就绝不儿戏,也不容许被别人儿戏!”第三段的“除非真是合法权益受侵犯,否则无理较真等同野蛮!”关键词是“较真”与“宽容”,但不能选其一来立意,一定要结合二者才是切合题意。所以适合构思成文的有:①有条件的认真或该认真时才认真(暗扣“宽容”);②有原则的宽容或不能凡事都宽容(暗扣“较真”);③既要认真,又要宽容;④分情况去“较真”(“较真”须看场合);⑤如何正确对待“较真”(“宽容”);⑥追求“较真”也需宽容之心;⑦有限的宽容,及时的认真;⑧宽容与纵容等。
宽容与纵容
大海之所以广博,是因为有宽容的胸襟;但如果大海纵容风浪的张扬,就会有海难的悲剧发生;海蚌之所以孕育出灿烂的珍珠,是因为宽容了沙粒,但如果海蚌纵容沙粒的袭击,最终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因此,宽容是一种胸怀,纵容却会使美好的事物因泛滥而失去光鲜的色彩。
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是管理的朋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人是完美的。宽容自己的缺点,会使自己内心更加轻松,享受生活的乐趣;宽容他人的不足,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体会与人交往的快感。“人生于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宽容周遭环境的不如意,给自己解开抱怨的绳索,笑谈世事沧桑。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襟。蔺相如不计较廉颇的刁难,宽容待之,最终赢得廉颇的敬佩;廉颇负荆请罪,传为人间佳话;廉蔺之交,彰显宽容的伟大。唐太宗身为尊贵的帝王,仍不乏宽容之心,魏征请谏,顶撞君王,唐太宗不计魏征的鲁莽,虚心纳谏,还称他为可以知品行的镜子,宽以待之,成就一段帝王佳话,也成就了贞观盛世。武则天是历代帝王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她称帝之初很多人反对,骆宾王就是其中之一,他写文章抨击武则天,但这位女皇赏识他的文采,宽容了他的不尊,也因这份博大的胸怀使狄仁杰、上官婉儿等对她俯首称臣,为她成就霸业立下汗马功劳。所以说宽容是一种珍贵的品质。
纵容是违心,是伤害,是人私心与个人情感交流的产物,是直接影响队伍发展的不定时炸弹,是管理的天敌。纵容自己的坏习惯,听之任之,使他日益滋长,会使自己滑向毁灭的深渊。纵容身边的坏风气,最终危及的会是自身。诸葛亮挥泪斩马稷,用行动杜绝纵容。湖北荆门市房管局局长云晓岚因纵容自己的贪欲,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唐玄宗因纵容自己的酒色生活,无心政治,断送了自己的安乐生活,也断送了盛世大唐,长使后人哀之叹之!后人哀之叹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复哀后人矣。所以说我们要铭记前人的教训,不放纵自己,才能拥有更绚丽的人生。
宽容和纵容,其实只是一个度的问题,而背后体现的却是人的不同心态。让我们把握好人生的标尺,绝不放纵自己,并且像蔺相如、唐太宗一样,努力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宽容待人,以宽容的品质装点夏花般灿烂的人生。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10分)
材料一 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二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
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习题: 专题十七 作文专项(审题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