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胆囊腺肌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多排螺旋CT的诊断特点

袁巍 大厂医院 210044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0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作平扫及多时相增强扫描,胆囊区作2.0 mm薄层重建,显示囊壁情况 结果13例中有2例在强化灶中可见小囊状低密影,即Rokitansky-Aschoff窦依据病理,结合CT表现可分3型:弥漫型5例;节段型1例;局限型7例弥漫型及节段型CT表现:平扫胆囊壁呈明显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出现环样强化灶局限型表现为胆囊体部或底部呈局部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出现舌样强化灶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多时相扫描后薄层重建,能较好地显示二环征 三环征及舌样强化征,这是CT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胆囊腺肌增生症;Rokitansky-Aschoff窦;CT/诊断;薄层重建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胆囊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发病率约2.8 5 ,在影像诊断上方法较多,但在术前CT能做出明确诊断的不多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癌前病变,所以术前诊断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此病的CT征象,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放射科2012年1月至2014年0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33 67岁,平均50岁 主要临床表现:右上腹隐痛不适9例,墨菲征(+)3例,黄疸1例采用Philips MX-16机常规禁食46 h,检查前30 min口服1 含碘对比剂1 000 mL,常规仰卧位平扫,扫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层厚7.0 mm,螺距1.0,扫描范围为肝胆部 然后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佛醇或优维显80mL,注射流率2.5~3.5 mL/s,采用双期或三期扫描,增强时间设定:动脉期25 s,静脉期60 s,延迟期5 min,扫描完后,胆囊区作2.0 mm薄层重建 2 结 果

2.1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理诊断与类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并慢性胆囊炎13例,其中有6例合并胆囊结石经测量胆囊壁厚度范围0.5~2.0 cm 根据病变分布的情况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1]:弥漫型5例,整个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节段型1例,在胆囊颈或体部形成节段性肥厚,在增厚的胆囊壁中出现环状狭窄;局限型7例,位于胆囊底部或体部,呈中央凹陷的圆形隆起病变

2.2 胆囊腺肌增生症CT表现:弥漫型:平扫示:胆囊壁呈明显增厚的软组织影,胆囊内外壁光整,与肝交界清晰,胆囊腔明显缩小,增强后,动脉期黏膜及黏膜下区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稍扩大,内缘规则,外缘不规则,强化病灶与正常胆囊壁交界清晰,环绕胆囊腔周围,与胆囊腔一起构成密度对比分明的两个同心圆样环征,即二环征 其中1例强化的病灶外层还可见密度稍低的胆囊外壁层,形成密度对比分明的3个同心圆样环征,即三环征(图1) 节段型:CT表现,胆囊体部一小节段胆囊壁呈增厚的软组织影,增强后表现类似弥漫型,不过胆囊壁增厚范围较弥漫型小,为一小节段,其余段胆囊无 增厚 局限型:CT表现为胆囊底部或体部局部软组织增厚,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病灶边缘尚光整,与正常胆囊壁交界清晰,强化尚均匀,形态呈一头大,另一头小,似 舌样形 状(图2)全部病例作胆囊区2.0 mm薄层重建后观察,2例显示增厚壁内见多个不强化低密度小囊,即RokitanskyAschoff窦 讨 论

3.1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因病理:胆囊腺肌增生症又称胆囊腺肌瘤病[2,3],属于非炎性 非肿瘤性的良性胆囊增生性疾病,本病约占胆囊疾病的2.8%~5%[4,5],好发年龄30~60岁,病因尚未十分清楚由于临床症状酷似胆囊炎胆石症,且多与其共存,术前多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近年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癌前病变[2] 病理上,主要为胆囊黏膜和肌层增生所致的囊壁增厚,并有黏膜突入肌层形成小囊,称Rokitansky-Aschoff窦镜下表现为病变局部黏膜上皮

腺样增生,深入肌层形成分支广数目多的憩室,形成Rokitansky-Aschoff窦,周围纤维平滑肌增生,其内可淤积胆汁,继发感染和形成结石 3.2 胆囊腺肌增生症CT特征与诊断要点:

Rokitansky-Aschoff窦的显示,为本病CT诊断最为直接的征象,若Rokitansky-Aschoff窦比较小,CT难以显示时,可仅表现为胆囊壁非特异性增厚文献[3]认为,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后,作CT多时相扫描有利于观察Rokitansky-Aschoff窦,有时可见特征性花环征普通CT扫描Rokitansky-Aschoff窦难以显示,但本组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并作2.0 mm薄层重 建,部分图像作放大处理,所以部分病例Rokitansky-Aschoff窦能显示因此,笔者认为在未作口服或静脉注射胆囊造影CT检查时,多排螺旋CT扫描并薄层重建后比普通CT更有利于观察RokitanskyAschoff窦,能更好地为诊断本病提供直接依据本组病例中,另一个较有特征的征象是二环征或三环征 在病理上,由于胆囊平滑肌增生,增生的平滑肌组织较正常的胆囊组织强化明显,所以在增强的横断面图像上形成密度对比分明的环,再加上不强化的胆囊腔,即构成了强化明显的病灶与内层不强化的胆囊腔及稍强化的胆囊壁外层稍低密度影 所形成的2个或3个同心圆样环征,称之为二环征或三环征 此征象在胆囊其他疾病中少见,因此,它也是本病CT诊断的另一个较有特征的表现局限型病例中所表现的舌样强化 胆囊壁厚度对本病CT诊断具有意义,在本组病例中,经测量胆囊壁厚度均在0.5 cm以上,而无一例壁厚<0.5cm,分析其原因,可能厚壁病例中,病灶的特征较容易观察到,而薄壁难以显示出病变的特征

3.3 与慢性胆囊炎的关系及与胆囊癌的鉴别诊断:

本病与慢性胆囊炎之间的关系:本组病例中,13例均同时合并有慢性胆囊炎,13例中6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 在病理上由于Rokitansky-Aschoff窦的形成,窦腔与胆囊腔是相通的,窦道局部胆汁引流不畅,容易激发炎症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炎症,因此,胆囊腺肌症与慢性胆囊炎关系十分密切本病与胆囊癌的鉴别:胆囊癌典型CT表现是胆囊壁不匀称性增厚,腔内软组织肿物,胆囊壁消失或显示不佳和伴发其他征象[6],就诊时多有肝转移[7] 参 考 文 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 第3册.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 2 阳红艳,许乙凯胆囊腺肌瘤病影像学诊断基础及现状.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28(3):157-159

3 彭卫军,周康荣,李轫晨,等. 胆囊腺肌症的CT检查技术和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6): 527-530

4 Yoshimitsu K, Honda H, Jimi M, et al. MR diagnosis of adenomyomatosis of the gallbladder and differentiation from gallbladdercarcinoma: importance of showing Rokitansky -Aschoff sinuses. AJR, 1999, 172(6): 1535-1540

5 Haradome H, Ichikawa T, Sou H, et al. The pearl necklace sign:an imaging sign of adenomyomatosis of the gallbladder at 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Radiology, 2003, 227 (1): 80-88

6 郭俊渊现代腹部影像诊断学(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多排螺旋CT的诊断特点袁巍大厂医院210044摘要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02月经CT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作平扫及多时相增强扫描,胆囊区作2.0mm薄层重建,显示囊壁情况结果13例中有2例在强化灶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x1g940rqe17c193742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