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黄沙淹没了农田与城镇的景象。这样的景象并非鄂尔多斯所独有,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8个县(旗、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土地荒漠化的困扰,这意味着当地的人们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
材料二 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属于森林草原地带,但由于人类剧烈的活动,黄土高原如今到处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请简要分析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山脉阻挡。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采矿等不合理人类活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①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②夏季降水集中,而且多暴雨,水土冲蚀严重;③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差。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的地方成了不毛之地。
10.读“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多年来,昆仑山麓的绿洲逐渐向河流上游移动,河流下游地区荒漠化现象加剧,扭转这种局面的主要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绿洲周围地区由于过度樵采而加剧了荒漠化,对此可采取哪些改善措施?
答案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小 (3)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解析 本题以和田地区绿洲现状为背景,考查了绿洲退化的原因、防护林的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作用及防治荒漠化的对策。解答该题参照以下思路:(1)河流上游过度用水→下对策
游水量减少→绿洲退化――→合理利用水资源→绿洲水量稳定。(2)强风→护林对策带防风→弱风。(3)能源短缺→过度樵采→荒漠化 ――→
{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 →能源结构优化。
[能力提升]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12.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1.A 12.C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问题。第11题,根据图示a带位于季风气候区向非季风区过渡的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北部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冻土发育;南部位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因而农业落后。第12题,压缩农业用地,轮作套种有利于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反映出(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4.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C.设置沙障固沙 答案 13.A 14.D
解析 第1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越低。第1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越低,所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植被。
15.读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B.小流域综合治理 D.恢复天然植被
材料二 我国西北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示意图(乙图)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
答案 (1)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2)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迁移。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
(3)在水井的周围,由于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造成草场超载,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解析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表现在五大方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第(1)题,在这五大方面中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是形成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但是不同的地区产生问题的原因又有区域差异。第(2)题,根据经纬度及图例信息可知材料二中的甲图是我国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人口必定向有水源的地区迁移。第(3)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斑点状荒漠化圈的形成是草场超载造成的。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活动探究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