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中文系 温 斌2013届 毕业论文
《说文解字》女字及女字词族文化解读
摘要:中国汉字与汉文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形音义兼具的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文首先探讨了《说文解字》女字及女字词族五四以来的研究状况,然后根据汉字这种特性,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女字原始形义文化解读,并从女部字蕴含的褒贬意义和社会文化含义的角度进行分别探讨,还原女字及女字词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挖掘和还原古代女德与母仪的文化。
关键词:女部汉字 ;说文解字; 文化解读
引言
中国的汉字是形音义兼具,既表音又表意的符号系统。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根据文字的字形,创立540个部首,一共收字9353字,重文1163个,其中《说文·女部》一共238个字,加上七个新附字,一共245个。
本文首先探讨了《说文解字》女字及女字词族五四以来的研究状况,然后根据汉字这种特性,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女字原始形义文化解读,并从女部字蕴含的褒贬意义和社会文化含义的角度进行分别探讨,还原女字及女字词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挖掘和还原古代女德与母仪的文化。
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说文解字·女部》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的学者从古代妇女社会地位研究,认为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是经过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如谭雪纯《“女”旁字和中国女性文化地位的沉落》、朱保安《<说文·女部>字所反映的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等,还有通过对女部字的一些贬义字分析,这也间接反映了女性在古代社会地位的低下,如韩永利在《女部字与华夏女性历史沧桑》等。有的从古代家庭伦理观念研究出发,认为女性在家庭中深受家庭伦理的制约,受到无情的压榨和残酷压迫,如郝志伦在《女部汉字与华夏女性观的文化思考》、陈枫《部首“女”的文化义蕴》等。有的从古代婚姻习俗和婚姻制度研究,反映了我国上古婚姻制度的进化历程,如张素凤《汉字男女婚姻》、赵小刚《<说文>所反映的上古婚制》等。有的从女部容貌审美角度出发,揭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意识,如王琪的《<说文解字·女部>与传统文化》、缑新华《<说文解字>女部字所反映的古代文化》等。 此外,还有一些文章从女部字的研究进而探讨文化语言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吴世雄《由汉语的女部字研究看中国文化语言学存在的问题》、王立军《汉字构形分析的科学原则与汉字文化研究》等。
我国古代汉字与现代汉字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有一定的变化,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国外很少有学者对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关于《说文解字·女部》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寥寥无几。
一、《说文解字》女部字研究综述
(一)五四时期到二十世纪中期女部字研究解析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精英们基本遵循着“欲新民,必新妇”、“男女平权”、“救亡图存”的基本理论来思考妇女问题。这样,在整个妇女解放运动中,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对女性进行贬低启蒙,认为妇女是“不生利”者,是“国累”,一是对女性过分抬高,把富国强民、救亡图存的伟大任务寄托在女性身上。而这两种倾向都给学者们带来了偏激的学术研究方向,如夏丏尊在《汉字所表现的女性的地位》一文中,“觉得‘女部’所列的字很足说明中国女性的屈辱”,呼吁女性不要再忍受屈辱。五四到二十世纪中期的大部分学者基本用西方理论来衡量古代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进而批判古代文化,并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女部字。
到二十世纪中期,即五十到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汉字的文化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公开发表的论文也是凤毛麟角,如郭沫若先生的《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说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简化》等文章,是从古文字构形的角度来研究汉字的。《中国语文》1952年7月刊载曹万林给全国妇联的一封信,认为从女的“坏字眼儿”侮辱妇女,主张“彻底消灭今后文字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建议废除“媿(愧)”、“嬾(懒)”、“嬲”三字,改造“奸”、“妬(妒)”、 “嫉”、“媮(偷)”、“娼”、“媸”、“娸”、“奸(奸)”、“奴”、“娱”、 “媚”、“妨”、“妄”、“嫌”、“姿”、“婪”等十六字。之后的汉字简化运动中,尊重了这一说法,将“媿”、“嬾”、“妬”、“ 媮”、“奸” 五个字作为异体字废除。但由于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文字本身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不宜过多改动,所以“妬”、“奸”二字的规范简化字“妒”、“奸”仍然是从“女”,其余十四字并没有如作者所希望那样加以废除或改造。
(二)世纪之交女部研究解析
1、西方中心论及女权主义影响下的女部字研究
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西方文化的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并以之评判非西方文化。许多学者受西方女权主义影响,从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的角度研究“女部”字。赵海亮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