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中学2021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统招班)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5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内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和酶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依赖同一种酶催化 C.RNA类酶和ATP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D.ATP的合成需酶催化,酶的合成需ATP供能
2.下图表示酶促反应,a、b、c1、c2(c1、c2是完全相同的物质)表示物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图中物质a为麦芽糖,则物质c1、c2均为葡萄糖 B.图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图中a物质也可能为蔗糖 D.图中a物质不可能是动物乳糖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酶只有活细胞才能产生 ②酶只能在活细胞内起作用 ③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
⑤酶对细胞代谢有调节作用 ⑥酶的化学
本质是蛋白质 ⑦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不同 ⑧酶的形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⑨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⑩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四项 B.五项
C.六项
D.七项
4.过氧化氢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害物质,过氧化氢酶能将其及时分解成氧气和水。图一与图二分别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产生氧气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效性
B.图一中t1点之后三种条件下的氧气生成量都不变,原因是底物被消耗完
C.图一中,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属于自变量;图二中,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是无关变量。 D.图二中,曲线a是最适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过氧化氢浓度超过x点之后,氧气产生速率不再变化的原因是过氧化氢酶的量有限
5. 下图表示在25℃、pH=7的条件下,向2ml的H2O2溶液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若改变某一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以Fe替代肝脏研磨液,a值减少,b值增大 B.滴加4滴肝脏研磨液,a值不变,b值增大 C.温度为37℃时,a值不变,b值减少 D.H2O2量增加为4ml时,a值增大,b值减少 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构成的
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在细胞中ATP含量少,但与ADP间的相互转化迅速 D.主动运输、肌肉收缩、大脑思考的直接能源物质都是ATP 7.酵母菌细胞内进行代谢的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A.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时,ATP的消耗增加 B.H2O和CO2反应产生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C.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试剂检测是否产生CO2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丙酮酸变成酒精的同时产生[H]、能量、水和CO2
3+
中,反映出酶的特性是高
8.如图装置1是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以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用等量蒸馏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通过装置1能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B.通过装置2能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C.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D.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9.现有一瓶掺与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假设每一个酵母菌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2:3,则这瓶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有氧呼吸的酵母菌的比例是 A.1/4
18
B.1/3 C.1/2
18
D.2/5
10.用含O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C.葡萄糖→氧→水
B.葡萄糖→丙酮酸→CO2 D.葡萄糖→丙酮酸→氧
11.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表中有关措施与目的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选项 A B C D 应用 种子贮藏 乳酸菌制作酸奶 水果保鲜 栽种庄稼 措施 晒干 密封 零下低温 疏松土壤 目的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12.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若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D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上升;下降;上升 C.下降;上升;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D.上升;下降;下降
13.下列关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C.滤液细线要画得细、直、匀
D.色素分离后,从下到上,滤纸条上最上端的色素名称和颜色分别是叶黄素、黄色 14.下列生物学含义能用图的数学模型表示的是 A.水稻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B.酶促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D.根尖细胞吸收K速率随O2浓度的变化 15.下列不符合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是
A.普利斯特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释放O2 B.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C.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16.将某植物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玻璃容器中,调节容器内的CO2浓度,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测检该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得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将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右移,B点左移 B.如果将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将光照强度适当升高,A点右移,B点左移 D.如果将光照强度适当升高,A点右移,B点右移
17.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 18.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 A.测定植物体内叶绿体的含量
B.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植物体释放氧气的量 C.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消耗量 D.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植物体内水的消耗量
19.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图二中gh段时氧气含量增加,且到达i点时,该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来源:Z&xx&k.Com]
C.上图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 D.两图中分别出现FG段与ef段的变化,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 的量减少 20.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从B点开始出现光合作用
B.图乙中,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如t2℃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胡萝卜素
D.在塑料大棚中种植蔬菜时,为了提高产量应选用绿色的塑料大棚 21.如图为几种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统招班)生物试题(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