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术、科普典型事例: 一、学术方面
1.召开2009年第30届天气趋势学术研讨会
2月24日,青岛市气象学会联合青岛市气象局召开“青岛市2009年第30届天气趋势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市30个单位近80名领导、专家、学者和气象科技工作者参会。会议内容:一是表彰了2008年第29届天气趋势学术研讨会获奖人员,二是对 2008年气候进行评价,三是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候专家孙即霖教授作了《2008年海温异常对气候异常的影响》学术报告。四是针对2009年青岛市天气趋势和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形成会议纪要上报市委、市政府,为青岛市各级领导的决策服务提供及时、优质的天气气候趋势预测意见。
2、青岛市气象学会举办年会“青岛气象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
10月30日,青岛市气象学会、青岛市气象局联合相关会员单位,在市气象局举办“青岛气象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共有60余名气象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会。纪检组组长徐守杰代表青岛市气象局局党组致开幕词,解玲同志代表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洪光副局长主持。
1
会上,杨育强副局长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的张苏平教授分别作“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和“海雾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个主题报告。
作为青岛市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之一的“青岛市气象与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收集论文30余篇,内容包括:主题报告、奥帆赛气象保障、海洋水文气象、天气与气候、气象探测方法及其应用、雷电防护、生态与农业气象、气象现代化技术、气象与防灾减灾等,全面展现了一年来我市气象科技人员围绕公共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与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研究型业务、推进科技创新取得的新成绩、新成果。大会交流优秀论文近10篇,同时得到了专家想现场指导。会后,气象学会将组织专家对收集论文评选出第十七届优秀论文,同时编辑出版《2009年青岛气象与防灾减灾》论文集。
通过专题报告和大会交流,即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气象科研成就,又推进了青岛市的气象学术交流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强了气象工作者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提升公共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为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二、气象防灾科普工作
2
1、创新科普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气象科普能力 市气象学会专门设立科普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各会员单位的力量做好气象防灾科普工作。
针对“3.23”世界气象日、 “5.12”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大型活动,提前制定科普方案,密切与当地防灾减灾部门、新闻媒体等进行沟通和联系,确保科普活动取得最大成效。
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不断丰富形式,完善内容,做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文、活动有人”。10月1日起,与电视台合作开办了“专家说天气”栏目,加大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利用门户网站和专业气象服务网站,开展文字、视频播放等的防灾科普宣传数十次。利用12121气象声讯平台,开展自动答询防灾知识宣传。利用手机短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网站等组织开展《5.12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有奖问答》活动,激发社会公众了解气象、感知气象的兴趣与热情。
注重发挥业务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各业务单位的气象专家积极撰写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大雾、暴雨等科普文章,并在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半
3
岛都市报等媒体发表,向社会公众普及气象知识和防灾知识。
2、精心组织开展活动,防灾科普取得显著成效 深入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进教室、进田间地头、进社区服务站、进工地、进公交等活动。5月6日, 在城阳区第六中学举行了“青岛市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启动仪式”,向城阳区教育局赠送了防雷科普手册和光盘,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5月8日上午,组织气象防雷专家,向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赠送防雷科普资料,并讲解防雷避险等知识,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5月9日,在平度市大田镇开展了以“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为主题的气象科技宣传下乡活动,向村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和介绍防灾减灾知识的小册子,提供了咨询服务。
围绕“3.23”世界气象日、 “5.12”防灾减灾日等集中开展防灾科普宣传。世界气象日期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和电子显示屏广泛宣传气象日主题,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联合举行了座谈会,还组织了对外开放活动,散发防灾科普材料上万份,有3000多名市民和学生来到气象局参观。为做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策划,制作了精美的宣传展牌,印制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材料;于5月10日参加了市减灾委举办的防灾减灾宣
4
传和演练活动,气象专家和移动气象设施来到活动现场,成为防灾科普宣传的焦点,受到群众好评;局领导分别座客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网“民生在线”,与群众深入交流,向广大市民普及气象科技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
联合市应急办、市电视台制作了六部防御气象灾害系列专题科普片,并分别在青岛电视一套、四套和六套播出。该系列科普片以气候变化、热点气象事件为切入点,介绍青岛发生较频繁的的气象灾害,内容涉及全球变暖、台风、暴雨、雷电、海雾和浒苔等。为扩大防灾科普效果,联合录制了500套科普片,发放到十二个区市,并作为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的主要载体,送到社区居民、中小学校和农民朋友,受市委宣传部和市应急办的充分肯定。
3、组织开展专题宣讲活动,提高社会气象防灾意识 5月11日,我会与市科协联合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办报告会,赵广忠局长作了题为《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的专题报告,就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行了阐述。250余名来自市科协、市应急办、各协会的领导,大专院校师生、科研、军地等气象部门、以及各居委会居民参加了报告会。会上,还向科协系统、社区居委会;院校、科研、北航、北舰、海洋预报中心等单位发放防范自然灾害系列专题科普片70部。
7月份起,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联合开展了应对气
5
候变化宣传工作。共选拔4名气候专家组成气候变化专家报告团,为各区、市以及各部门提供宣讲服务,各区、市党委宣传部密切配合区、市气象部门举办气候变化专题报告会,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目前已在市委党校、胶州市、胶南市、莱西市、平度市、李沧区举办7场报告,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增强了各部门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能力。
6
气象学术、科普典型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