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七)生物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七)

生物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1.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是RNA结构

C. 丙物质可能参与乙物质的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丁图中含有一个肽键 D. 丙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分析题图:T是DNA特有的碱基,因此甲图是DNA的一条链的片段;乙是ATP的结构简式,其中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丙图可以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丁图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详解】A、T是DNA特有的碱基,因此甲图是DNA的一条链的片段,A错误;

1

B、丁图是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不含肽键,B错误;

C、乙是ATP的结构简式,其中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丙图可以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与乙图脱去两个磷酸分子后的成分相同,因此丙物质可能参与乙物质的构成,C正确; D、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细胞,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B. 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

同一时期

C. 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相同 D.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DNA复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

【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所以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细胞,遗传物质可能不相同,A错误.

DNA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错误. 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是核DNA数的二分之一,C错误.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DNA复制,D正确.

【点睛】减数分裂过程可以发生多种变异,形成了多样化的配子,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DNA和染色体加倍的原因和时期均不相同。

四分体是联会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四个染色单体,四个DNA。

3.下图表示某遗传病患者体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的组成及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的2

A. 该遗传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母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卵细胞 C. 父方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精子 D. 该患者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正常配子约占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知多出的一条21号染色体应该来自母方,且是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形成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详解】该遗传病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根据图示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患者是由于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形成了异常的卵细胞,BC错误;该患者减数分裂时三条21号染色体随机分,产生的配子中含两条21号染色体和含1条21号染色体的概率相同,故正常配子约占1/2 ,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依托21号三体患者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考查致病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两者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能够通过表达,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C. 人的白化病是由于基因不正常而合成过多的酪氨酸酶,将黑色素转变为酪氨酸,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D.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答案】D

3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功能、基因与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A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启动子,末端有终止子,B错误;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酪氨酸酶缺乏,不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C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因此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D正确。

【点睛】疑难辨析——启动子与终止子、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

①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起终止转录的作用。

②密码子位于mRNA上,其中的起始密码子是mRNA上翻译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作为翻译多肽链终止信号的密码子。

5.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胃蛋白酶、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在组织液和消化液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4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A正确;胃蛋白酶属于消化液,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消化液不是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明确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识记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要ATP和载体 B.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 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 D. 脂肪细胞不能合成糖原,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增加,进而加速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而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说明这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胰岛素,需要消耗能量,但是不需要载体的协助,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并被利用,C正确;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类物质如脂肪等,因此脂肪细胞也是胰岛素的靶细胞,D错误。

7.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5

2024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七)生物试卷

2024届河北衡中同卷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七)生物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wu8o6lg8l9jajr88ky455t2h95x5500wb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