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日益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像智能手机、智能课堂、智能酒店等等,这些在以前让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东西现如今也四处可见,那么,其实可以发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密切,这种沟通离不开编程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在很多家长眼中,编程就是一串串英文数字组成的代码,看上去就很难学会,但是现如今孩子也可以学编程了,这也就代表,与计算机沟通的不再仅仅只有那些专业的程序员,在未来,每个孩子都可以实现与计算机进行沟通。
如果说传统编程是用专业用语让计算机执行人类的想法,那么少儿编程更像是用白话文让计算机可以更简单的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二者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专业技能,后者更注重与计算机培养情感(兴趣)。 01
锻炼孩子的分解思维
开发大脑的第一步,就是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拆解。一个有分解思维的孩子接受到一个任务后,他会懂得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的步骤,就像解答数学几何题目一样,通过一步步地求证,得出终的结论。
这种分解思维,是孩子大脑中的“解码器”,当孩子遇到无法理解的知识,这个“解码器”会把生涩的语言解码,让孩子更容易去理解去学习。而孩子学习编程,正是为了获得一种极度类似于分解思维的计算机“解码器”。 02
锻炼孩子的框架思维
下一步,当孩子把遇到的问题拆开,变成每一个个小点之后,就需要让孩子把这些小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框架。这是学习新事物的第二步,框架思维。培养孩子的框架思维,就是锻炼孩子把零散元素归类组合的能力。
学习编程,就是学习一种框架的搭建。一个指令代表什么,一个语言模块能起到什么效果,又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搭建一个可行的框架,使得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这个框架内可以顺利的完成,这是学习编程的孩子每次上课都会思考的内容。
在编程这种框架搭建如此多样的学科中,孩子所获得的框架思维绝不是简单的锻炼程度。一个擅长学习编程的孩子,会拥有一种异于常人的归类构架能力。 03
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
大脑经过前面的历程,孩子现在把复杂的问题进行了拆解,也为拆开的每一个小问题搭建起框架,甚至进行简单的组合。那么,根据大脑一贯的行为,接下来需要启用的是抽象思维模块。
抽象思维,是一种模仿创造能力。
小学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孩子可能有一个共同现象,当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并给出范文模板,孩子可以很好的依照范文的样子,写出通顺的作文。但如果老师想考验孩子,只是给出一个题目,没有任何参考,孩子很可能就无从下手了。刚刚接触编程的孩子,往往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只会利用学过的编程顺序去思考,而不能产出有自己特色的模式。 模仿创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当解决的问题没有前人直接经验的时候,抽象思维告诉我们,可以参照别的事物进行创造,这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编程对于抽象思维的锻炼也正是如此。因为编程具有相对广阔的开放性,想要达到一种效果,即使使用同一种语言,也常常与许多不同的方法。当孩子学会了一种“青蛙过河”的方法,便以此为参考,不断创造新的途径去完成这个题目。后得出的许多种方法中,可能两两之间千差万别。
通过对分解思维、框架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少儿编程使孩子掌握了“计算机思维”,
就意味着孩子学会了如何与计算机沟通,那么接着就可以运用计算机完成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自己的学习目标去学习,这样的过程也不会像传统文化课那样枯燥、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