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①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

②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竹子不与娇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来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

③颈联的“拂”和“侵”两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写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

④尾联写自己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但还时常想到今冬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的情景。

⑤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1)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⑤正确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解析】【分析】(1)①错误。“‘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理解错误。表达的是因遭贬而无法申志的无奈与愤怒。②错误。“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理解有误。描写出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③正确。④错误。“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理解错误。未然理解成已然。尾联表面上说明年即便是被移到其他地方去,依然不影响今年冬天在皑皑白雪之中看到青翠碧绿的官舍竹,实际上是表达自己清高自守却屡遭排挤的愤懑之情。⑤正确。

(2)一问,要求答出官舍竹的特征。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基础。“竹”没有一般花木艳丽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泽和高高挺拔的身姿。它的这种品质正与中国古代文人不愿与污浊世俗苟同,追求清高、独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来寄托自

己情怀的文学意象。诗歌描写了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的“官舍竹”形象。二问,诗人托物言志,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借咏竹子既表现了自己被贬后淡泊无争、贞洁不渝的孤傲清高,也流露出了不受重用的孤愤不平与自我宽解。

故答案为:⑴ 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⑤正确

⑵ 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把握内容,揣摩选项正误

⑵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把握,通读全诗,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意象特征。通读全诗,把握 托物言志 的写作方法。

2.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阴阳”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远望泰山时惊叹它的雄壮险峻。 B. 颔联写近望泰山赞叹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

C. 颈联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 D. 尾联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壮志豪情。

【答案】 (1)山北;山南 (2)A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牢记文化常识。“阳”为山南水北,“阴”为山北水南。在本诗中。山是泰山。“阴阳”的意思分别是山北和山南。

(2)A项“远望泰山时”错误。首联“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 故答案为:⑴山北;山南 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内容,对选项逐项辨析,判断正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 (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 (1)词中写松篁和桃李,都是为了突出兰花的君子之品,为写兰花作铺垫和陪衬。

(2)诗句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兰花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显眼处,但依然故我灿烂绽放,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花的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 ⑴ 松篁 ,竹与松,另比喻坚贞的节操。桃李花开代表春天的到来。这几种植物起到铺垫和衬托的作用,兰花和它们都不一样,在幽暗处悄然开放,春意盎然,具有不显眼、不媚俗的高贵之美。

⑵这两句描写突出兰花格调高雅,是世间不俗之物,“ 斜倚、笑傲 ”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兰花人的性格, 兰花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显眼处,但依然故我灿烂绽放,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花的高贵品质。

故答案为:⑴ 词中写松篁和桃李,都是为了突出兰花的君子之品,为写兰花作铺垫和陪衬。

⑵ 诗句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兰花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显眼处,但依然故我灿烂绽放,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花的高贵品质。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答题时应注意,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分析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⑵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答题时应注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句,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句子的妙处。答题时不能孤立起来谈,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解释句子的内容和含义。

4.阅读宋代陆游的《诉衷情》,完成简答。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一个“旧”字暗指作者的什么往事?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为建功立业而戍守边关的往事。 (2)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1)首先,在词中找出“旧”的位置------“尘暗旧貂裘”,位于该词上片的最后一句,这句词应该是对上片内容的总结,所以要想知道“旧”字暗指何事,我们只需找出上片所述之事,也就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将这句话用白话文表述出来即可。

(2)词的首句运用“觅封侯”这一典故,以班超自喻,抒发出自己渴望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但是“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作者年老体衰,没有能力再去上阵杀敌,悲愤之

情溢于言表;“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作者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会在身与心的矛盾中煎熬,“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一句完美地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祖国,但又无力报国的悲愤之情。

故答案为:⑴为建功立业而戍守边关的往事。 ⑵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词结构的组织,上下内容的关系,仔细阅读理解,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⑵本题考查诗歌诗人的情感。考生结合对诗人的了解,及对诗词内容的分析,从诗词中的词语的感悟不难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诗歌鉴赏的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武陵春①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1)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2)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案】 (1)示例一:以不同角度和层次表现屈曲而浓重的情感:上片落花残香触发词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写出哀愁由隐到显的变化,又表明哀愁的浓重及其原因;下片另辟蹊径,以泛舟溪上意念产生和对这一意念的否定,写出哀愁难以承载的沉重,情感曲折跌宕,愈转愈深。

示例二:借举止神情和心理表现出人物情感的抑扬曲折:倦于晨妆,蓄含了无尽的酸辛,睹物伤怀,想要倾诉话未出口却已泪水横流;内心欣喜于双溪春光,暗生泛舟溪上的想法,但担忧猛然袭来,沉重的悲愁又重新压上心头。

示例三:下片用动词蓄势,使情感表现得婉曲而深沉:连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关联性的动词表现心理的变化。本来还在流泪,但听说双溪春色尚好,瞬间心生暖意,打算“泛轻舟”,但是内心的愁绪如此沉重,轻舟焉能承载?蓄势之后猛然跌宕,将情感表现得婉转而深沉。

(2)示例一:上片侧重于对艺术形象外形的表现,下片侧重于对内心的传达,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

示例二:以“春天”节令为载体,使全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春日风吹雨打落花为尘,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自然触发了对悲惨际遇的回忆与内心的痛楚。双溪美好春色使词人产生泛舟意念,却因愁绪沉重轻舟难以承载而作罢。

示例三:运思缜密独到。将“愁”比喻成可以装载的事物,且以夸张极言愁苦之沉重,极富

创意。且其紧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思维缜密,浑然天成,构成完整意境。

示例四:化精神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感的形象。词人别出心裁,赋予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轻重的“愁”以重量,将内心愁绪的浓重形象真切地表现出来。

示例五:情景交融。如以落花为背景依托抒写情感。落花已变成尘香,既暗示此前曾是风吹雨打、落花成阵的日子,又形象比况美好事物遭受摧残,也寄托了词人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际遇和沉重哀愁。

【解析】【分析】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上片落花残香触发词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写出哀愁由隐到显的变化,又表明哀愁的浓重及其原因;“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另辟蹊 径,以泛舟溪上意念产生和对这一意念的否定,写出哀愁难以承载的沉重,情感曲 折跌宕,愈转愈深。以不同角度和层次表现屈曲而浓重的情感。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

⑵这首《武陵春》为作者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之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做题时要读懂本词,仔细体会词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内容情感:上片写形象“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下片写内心“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示例:上片侧重于对艺术形象外形的表现,下片侧重于对内心的传达,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练字修辞:将“愁”比喻成可以装载的事物,且以夸张极言愁苦之沉 重,极富创意。且其紧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思维 缜密,浑然天成,构成完整意境。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如以落花为背景依托抒写情感。落花已变成尘香,既暗示此前 曾是风吹雨打、落花成阵的日子,又形象比况美好事物遭受摧残,也寄托了词人国 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际遇和沉重哀愁。

故答案为:⑴ 示例一:以不同角度和层次表现屈曲而浓重的情感:上片落花残香触发词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写出哀愁由隐到显的变化,又表明哀愁的浓重及其原因;下片另辟蹊径,以泛舟溪上意念产生和对这一意念的否定,写出哀愁难以承载的沉重,情感曲折跌宕,愈转愈深。

示例二:借举止神情和心理表现出人物情感的抑扬曲折:倦于晨妆,蓄含了无尽的酸辛,睹物伤怀,想要倾诉话未出口却已泪水横流;内心欣喜于双溪春光,暗生泛舟溪上的想法,但担忧猛然袭来,沉重的悲愁又重新压上心头。

示例三:下片用动词蓄势,使情感表现得婉曲而深沉:连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关联性的动词表现心理的变化。本来还在流泪,但听说双溪春色尚好,瞬间心生暖意,打算“泛轻舟”,但是内心的愁绪如此沉重,轻舟焉能承载?蓄势之后猛然跌宕,将情感表现得婉转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wry92x6466d7jn4l8uv58u602x74s012p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