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章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演示世界洋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等。 2.读图启发式教学法,对比讨论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教学方式 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3.读图归纳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学难点

【情景引入】(教师讲述)哥伦布在1492年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向西沿直线横渡大西洋,经历了37天,到达美洲,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这次是顺着北非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寻的西海岸南下,接近赤道时才向西横渡大西洋,绕了一个大圈,找哥伦布的航路程更长了,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行路线,使学生【提出问题】那么为什么路程更长了但所用的时间却更短,对世界洋流分节省了17天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想一想哥伦布是借助什力量过去的?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教学活动1】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的属性分类指导学生阅 学生根据布有初步印象。 读教材第57页第一二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老师的指导,分1、说出洋流的概念 【教师讲解】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其中注意的关键词是:常年、沿一定的方向、大规模,同时,这些也是洋流的特点。 2、认识与理解洋流的性质分类 有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先说出按照洋流性质对洋流的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加以讲解深入。 【教师讲解】 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 大家注意,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教学活动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在等温线地图上洋流属别找出洋流概念的关键词 让学生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阅读课本第57页第二段,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 学生先按照老师对洋流属性分类的讲解对练习题中的洋流属性进行判断,之后再总结出判断洋流

性判断的方法。 ①判断南北半球:看等温线递变方向 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 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练习讲解】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来做这个题目,同学们先思考,等下我让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根据洋流流经某海区的海水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 此图表示( 南 )半球图 (2) 按性质分类, 此洋流是( 寒 )流 (3) 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①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②暖流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两侧高;寒流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③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过渡设问】这些性质不同、分布各异的洋流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洋流的成因。 3.洋流的成因 的方法 阅读课文内容,说出洋流形【教学活动3】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 主要的内容有: 成的原因。并且1、由学生阅读课本p58,找出洋流形成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解释洋流成因。 【教师讲解】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当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改变。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归纳出导致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知识,画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结合课本第58页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对比,分析洋流的成因: 第一步:让学生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观察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教师讲解】 在赤道两侧,北半球的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东南信风分别驱动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洋流,北支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支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在太平洋海区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加入极地环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 第二步:根据讲解,让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画洋流模式图,假设圈外面全是陆地) 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过渡设问】现实生中,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的洋流模式还与理想的模式图有一些出入。下面大家看到课本57页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我们具体来分析现实中的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 利用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寻找盛行风与洋流的关系。 引导学生建构洋流模式图 每个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草图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归纳世界表层洋

【教学活动4】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4.洋流的分布规律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全班分为四组,读P57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每组观察一指定海区洋流的运动,对比分析洋流运动的方向、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差异,归纳出洋流运动的规律。 第一组: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第二组: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第三组: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第四组: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归纳共同点:各组根据学法指导归纳出各海域洋流的分布规律,并在图中画出此海域洋流分布的简单模式图。 流的分布规律,绘出以太平洋为中心和大西洋为中心的两种世界大洲空白轮廓图。 各组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范围,增强目的性,使自主合作学习落实到行动上。 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并掌握归纳的一般方法。 台上展示学生绘图的结果并让学生进行评价。把通过评价、回答导致南半经过修改的局部模式图汇总到一张图上,并添加“赤道逆流”等,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如下: 【教师讲解】 (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 方向:北顺南逆, 大洋东岸是寒流, 大洋西岸是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 方向:逆时针, 大洋东岸是暖流, 大洋西岸是寒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球中高纬形成连续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的原因。

高中地理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wry48ypxx797950lpza3sk4u09qm100fi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