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木工刨床安全装置
(2)手压平刨刀轴的设计与安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禁止使用方刀轴。 ②压刀片的外缘应与刀轴外圆相合。 ③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mm。 ④刨口开口量应符合规定。
第五节 铸造安全技术
一、铸造作业危险有害因素(了解)
1、火灾及爆炸。2、灼烫。3、机械伤害。4、高处坠落。5、尘毒危害。6、噪声振动。7、高温和热辐射。
二、铸造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熟悉)
(一)工艺要求
(3)浇注作业。浇包盛铁水不得超过容积的80%。 (二)建筑要求
1、铸造车间应安排在高温车间、动力车间的建筑群内,建在不释放有害物质的生产建筑的下风侧。 2、厂房主要朝向宜南北向,四周应有一定的绿化带。 3、铸造车间除设计有局部通风装置外,还应利用天窗排风或设置屋顶通风器。
第六节 锻造安全技术
二、锻造的危险有害因素(记住)
(1)伤害事故: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灼烫
(2)职业危害:噪声和振动、中毒危害(燃料产生)、热辐射
三、锻造的安全技术措施(熟悉)
(5)电动启动装置的按钮盒上需标有“启动”、“停车”等字样。停车按钮为红色,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6)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以消除水击现象,降低突然升高的压力。 (8)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
(10)安设在独立室内的重力式蓄力器必须装有荷重位置指示器,使人能在水压机工作处观察到荷重的位置。
第七节 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
人机工程设计的目的是为减少使用中人的差错,发挥人和机器各自的特点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一、定义与研究内容(了解)
(一)安全人机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使三者从安全的角度上达到最佳匹配。 (二) 安全人机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一定要了解一下)
(1)分析机械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可靠性、维修性、安全装置、安全操作等设计。 (2)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人和机器各自的功能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构成最佳人机系统。 (3)研究人与机器相互接触、相互联系的人机界面中信息传递的安全问题。 (4)分析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建立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设计出经济、合理、可靠性高的人机系统。 ◆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机器起着安全可靠的保证作用。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是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三)人机系统的类型(两类): 区别 机械化、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主体 人机共体,或机为主体 机为主体 人的 人是操作者与控制者。在控制系统中设置监控人是监视者和管理者,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作用 装置,如果人操作失误,机器会拒绝执行或提只有在自动控制系统出现差错时,人才进行干预,出警告。 采取相应的措施。 系统的主要取决于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的本主要取决于机器的本质安全性、机器的冗余系统安全性 质安全性及人为失误 失灵以及人处于低负荷时应急反应变差 其他 现代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人机系统
第八节 人的特性
人体测量学是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进行人体测量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 )。 A.特定的个人 B.特定的群体 C.非特定的个人 D.非特定的群体
人体特性的基本参数是( )。 A.胸围 B.腰围 C.身高 D.体重 E.年龄
一、人体测量(了解)
(一)人体尺寸测量基础:被测者姿势、基准面、测量方向、支承面和衣着、主要仪器、主要统计函数。 (二)静态测量
1、静态测量方法:传统的测量方法,静态测量数据是动态测量的基础。
2、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①民族因素。②性别、年龄因素。③职业因素。 (三)动态测量
2、伸展域。(1)正常区域:前臂活动正常范围,在该范围内,人操作时能舒适、轻快地工作。
(2)最大区域:最大作业范围,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操作,最容易引起疲劳。
(四)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熟悉)
1、最大最小准则。选用最小或最大人体参数。如通道和门的最小高度设计;操作力按最小操纵力设计。 2、可调性准则。与健康安全关系密切或减轻作业疲劳的设计应遵循,使用对象群体的5%~95%可调。 3、平均准则。4、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5、地域性准则。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
二、人的生理特性
(一)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了解) 1、视觉
(1)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
①暗适应与明适应能力。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需要30min以后才能看清轮廓。明适应仅需1min。 ②眩光。由光源直射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
★眩光造成的有害影响: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
③视错觉。主要类型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物体运动错觉(重要)
形状错觉有长短错觉、方向错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远近错觉及透视错觉等。 色彩错觉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温度错觉、距离错觉及疲劳错觉等。 (2)视觉损伤与视觉疲劳
①视觉损伤:对视网膜的损伤。
★可见光亮度值>106cd/m2; ★300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引起紫外线眼炎。
★常受红外线照射引起白内障; ★直视高亮度光源,如激光、太阳光会引起黄斑烧伤; ★低照度、低质量的光环境,引起老花; ★眩光或照度剧烈而频繁变化的光引起视觉机能的降低。 ②视觉疲劳。导致睫状肌萎缩,使其调节能力降低,可形成近视。 (3)视觉的运动规律 ①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 ②视线运动的习惯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进行。 ③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④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率优先顺序: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⑤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 ⑥对于运动的目标,只有当角速度大于l'/s~2'/s时,且双眼的焦点同时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鉴别出其运动状态。 ⑦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最短的注视时间为0.07~0.3s。平均需要0.17s。 2、听觉 (1)听觉特性
①听觉绝对阈限:指听觉系统感受到的最弱声音和痛觉声音强度值。
与频率、声压、声波刺激时间有关。识别声音需要的最短持续时间:20~50ms。 ②听觉辨别阈限:指听觉系统能分辨出两个声音的最小差异。与频率、强度有关。 ③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的能力。
声源与两耳间的距离差1cm,传播时间差0.029ms;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减少6dB
(2)听觉的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人的听觉发生困难,只有提高该声音的强度才能使人产生听觉,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的掩蔽。被掩蔽声音阈值强度提高的现象即掩蔽效应。 3、人的感觉与反应
(1)反应时间:一般反应时间0.1~0.5s;复杂选择性反应时间1~3s;进行复杂判断和认识的反应时间3~5s; ★机器设计中为保证安全作业,一是使操纵速度低于人的反应速度,二是设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2)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
①合理选择感知类型。听觉反应时间最短,约0.1~0.2s,其次是触觉和视觉。利用听觉进行控制最佳。 ②适应人的生理、心理要求,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机器。 ③提高操作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 (二)人体的特征参数
1、人体特性参数:(1)静态参数;(2)动态参数;(3)生理学参数(人体耗氧量、心跳及人体表面积和体积)
(了解) (4)生物力学参数(握力、拉力、转动惯量) 2、人体劳动强度参数(一定记住) (1)人体的能量代谢
★人所需要能量,由三种能源系统提供: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1)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目前一般采用间接法。 ①间接法基本原理:先测得能源物质氧化时的氧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求得两者之比(呼吸商),再推算某一时间或某项作业所消耗的能量。能耗量以千卡表示。 2氧耗量的表示方法,一种以每分钟所消耗的氧气容积表示;另—种以人体千克体重每分钟消耗的氧气量表示 2从事劳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和分解。
2不同的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时,其呼吸商是不同的;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每消耗l L氧所产生的热量(氧热价)也是不同的。 2)能量代谢与能量代谢率
能量代谢分为三种:基础代谢、安静代谢和活动代谢o
①基础代谢:人在静卧、空腹,室温20℃左右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量。 ②安静代谢:作业前为保持身体平衡或某姿势的能量代谢。包括基础代谢量,通常为基础代谢量的l20%。 ③活动代谢:从事特定活动所进行的能量代谢。活动代谢率=实际代谢率—安静代谢率 ④相对能量代谢率RMR:为消除差异,用活动代谢率与基础代谢率之比来衡量劳动强度的大小。 相对能量代谢率RMR=活动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实际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耗氧量:每分钟的需氧量。人体每分钟能供应的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3 L,常锻炼的达4L多。 (3)心率:年龄越大,心率越低。 (4)人的劳动强度:以能耗量、氧耗、心率、直肠温度、排汗率或相对代谢率等作为指标分级的。
劳动强度分级只适用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
1)国外的劳动强度分级:以能耗量和氧耗量作为分级标准,分为轻、中等、强、极强、过强五级。
2)我国的劳动强度分级:把作业时间和单项动作能量消耗结合。Ⅰ级≤15;Ⅱ15~20;Ⅲ20~25;Ⅳ>25。指数大劳动强度大。 (三)疲劳
1、疲劳分为肌肉疲劳(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 2、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消除途径 (1)疲劳的原因: 1)工作条件因素:①劳动制度和生产组织不合理;②机器设备和工具条件差,设计不良;③工作环境很差。 2)作业者本身的因素。包括机体疲劳(生理疲劳)、主观疲劳(心理疲劳) 造成心理疲劳因素:①劳动成果不佳;②劳动内容单调;③劳动环境缺少安全感;④劳动技能不熟练;⑤劳动者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导致的精神状态欠佳、人际关系不好、家庭生活不顺。 3、疲劳的测定(看一下即可)
包括:主观感觉调查表法、分析脑电图、测定频闪值、智能测验、精神测验、连续拍摄人体动作变化 4、单调作业的分类:
①Z型作业:一些自动化大工厂控制室人员的作业。
②Y型作业:用机器和工具进行简单的重复操作,如用铆钉机打铆钉和用锤煅铁。
③X型作业:各种部件组装工厂装配线上的工作,从事流水线作业。
★避免作业单调的措施:①培养多面手;②工作延伸;③操作再设计;④显示作业终极目标; ⑤动态信息报告;⑥推行消遣工作法;⑦改善工作环境
三、人的心理特性
能力(感觉、知觉和观察力、注意、记忆、思维、操作能力)、性格、气质、需要与动机、情绪与情感、意志
第九节 机械的特性(大纲已删除)
一、机械安全的定义及特性 (一)机械安全:1、在预定使用期间执行预定功能和在可预见的误用时,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2、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生可预见的非正常情况下的任何风险事故时机器是安全的。
(二)机械安全特性:系统性、防护性、友善性、整体性 二、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一)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设备的状态向量是设备异常或故障信息的重要载体。 (三)故障诊断技术
1、振动诊断技术:传感器应尽量安装在诊断对象敏感点或离核心部位最近的关键点。 2、油液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 3、温度检测及红外线监测技术
4、超声探伤技术:检测时常用的是1~5MHz的超声波
5、表面缺陷探伤技术:包括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
三、机械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
(一)可靠性设计
1、可靠性: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是时间的函数。 2、可靠性度量指标:
(1)可靠度=(产品的个数-出故障的个数)/产品的个数
不可靠度(累计故障率)=出故障的个数/产品的个数
(2)故障率=(N个产品在t时刻后的故障产品数/该时刻后的时间量△t)/在t时刻还能正常工作的产品数 (3)非维修产品的平均寿命=N个产品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
维修产品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某段观察期间累积工作时间/发生故障次数。 (4)维修度:指维修产品发生故障后,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能修复的概率,它是维修时间f的函数。 (5)有效度(广义可靠度):指狭义可靠度与维修度的综合。指维修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在规定维修条件下修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或维持其规定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的概率。 (二)维修性设计
1、维修性:指对故障产品修复的难易程度。维修度是产品的固有性质。 ◆维修性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1)可达性。(2)零组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3)维修人员的安全。 (三)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的关系:
◆前者着重从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出发,力求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是解决本质安全问题,在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阶段就设法消除危险与有害因素;
◆后者则从维修的角度考虑,一旦产品发生故障,其本身就能自动及时发现故障,并且显示故障或发出警报信号,并能自动排除故障或中止故障的扩展。
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大纲新增加的)
一、光环境
(一)光的度量 定义 单位 测量 计算公式 其他 光通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 流明(1m) 光电管 最基本的光度量 发光强度(光强) 光源发出并包含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 坎德拉(cd) 光强I=光通量Φ/立体角Ω 用来描述点光源的发光特性 照度 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 勒克司(lx) 光电池照度计 照度E=光通量Φ/受照物体表面面积S 照度受人工照明、自然采光、设备布置、反射系数等影响,一般站立工作的场所取地面上方85cm,坐位工作时取40cm处进行测定 亮度 发光面的明亮程度 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亮度计 亮度L=光强I/(取定方向发光面面积S*cosθ) 如果发光强度越大,而发光面积越小,则亮度越大。 这里的发光面可以是直接辐射的面光源,也可以是被光照射的反射面或透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