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化学九年元素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课题2 元 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重点:

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 情景导入: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这种碳原子指的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12,此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为7的碳—13,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为8的碳—14,这是三种不同的碳原子,它们核内的中子数虽不同,但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同一类原子,这些同一类原子总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称为元素(即碳元素) 讲授新课:

一、元素(板书)

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 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

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

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

元素。

小结: 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

2、元素 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 (板书)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

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

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元素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

大写字母表示,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区别,如Fe。一大二小国际统一)的读法、写法。

阅读:课本第73页表4-3的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要求学生掌握26种元素的名称与符号

的读法、写法。 4、元素符号的意义:

讲解: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 表示氢元素 H 表示一个原子 提问: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

小结: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 如:2H 表示两个氢原子 讨论: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小结: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表 概念 原子的总称 元素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元素的种类不说明个数,没有数量多少区别 的含义 元素可以组成单质和化合物 个数。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联系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小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在于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也个数。

2、原子只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结构。 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新学案 教后:

原子一般用于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指微观粒子,讲种类,讲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类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小结:

微观粒子

(讲种类、讲个数) 原子 分子

构成 相 同 核 电 荷 数

宏观概念

一 类 原 子 总 称

构成

构 成

组成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 物质 宏观 物质 元素 组成 微观 分子 原子 构成 情景导入:

同学们去过超市吗?超市的商品摆放有什么规律?我们元素的排列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呢? 讲授新课:

三、元素周期表(板书)

讲解:科学家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元素周期表的完成作出了巨大贡献。 投影: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板书)

提问: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几个横行和几个纵行? 回答:7个横行和18个纵行。

讲解:元素周期表上的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共七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上的每一纵行称为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为一族,共16族。 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意义(板书)

提问:每一个元素符号前都有一个数字,这些

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回答:这些数字是逐渐递增的。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H 氢 1.008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讲解: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问:元素周期表中有几种颜色? 回答:两种

追问:不同的颜色表示的元素有什么区别?

讲解:元素周期表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分区。 提问:元素周期表中除了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外,还有什么? 讲解:元素周期表中还标出了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

学习化学。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5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人教版化学九年元素三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课题2元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w9219l20e3gzju6vsv034ka295j0v00cu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