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导学案 《望海潮》

主备人:刘岩 审校人:申萍 使用时间:7月6日

【学习目标】

1、 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体会诗歌感情,赏析手法。 【重点难点】手法、感情 预习案

一、词的基本常识

(1)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词是诗的一种。

(2)别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

(3)分类:

按字数多少: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背景介绍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

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四、初读全词,疏通词意。 1、给加点字注音

参差( ) 天堑 ( ) 珠玑( ) 罗绮( ) 重( )湖叠巘 ( ) 羌管 ( ) 钓叟 ( ) 千骑( ) 2、解释加点词语

东南形胜 画

桥 天堑无涯。

重湖叠巘清嘉 异日图将好景 3、疏通全词意思

五、熟读并背诵《望海潮》 课堂案

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情感

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2、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的作用。

3、词的上片赞美杭州,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请分别找出词中描写“形胜”和“繁华”的句子,并描绘其所写景象。 形胜: 繁华:

4、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5、请联系背景分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 二、合作探究,把握手法

(一)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二)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三)赏析词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1、赏析名句型的一般提问方式

(1)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2)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2、【真题链接】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答案】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表现了作者对此地夏夜的喜爱。 3、 总结答题步骤

4、赏析词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三、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学习反思】

导学案《雨霖铃》

主备人:刘岩 审校人:申萍 使用时间:7月7日 【学习目标】

1、把握内容,体味情感。 2、体会婉约词的特点。

3、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艺术手法。 【学习重难点】意象、情感、虚实结合 预习案

一、体会宋词的流派特点

1、豪放派:这类作品,气势豪迈,意境清新,不拘音律,随意抒写。题材广泛,内容或抒发感情,或议论说理,境界扩大,感情奔放。(写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

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

2、朗读《雨霖铃》,体会婉约派的特点。

二、关于本诗意象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长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杨柳:柳有“留”意,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风 :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

凉。

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酒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初读全词,疏通词意。

三、初读全词,疏通词意。 1、给加点字注音

骤( )雨 凝噎( ) 暮霭( ) 2、解释加点词语

都门帐饮无绪 骤雨初歇

凝噎 去去

经年 纵有千种风情 3、疏通全词意思

4、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所写的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呢? 四、熟读并背诵《雨霖铃》 课堂案

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情感

1、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心绪的一句话是什么?全词的词眼是哪个词?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话在上阙的结尾表达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成为千古名句,你赞同吗?请赏析。 二、合作探究,把握虚实相生的手法 (一)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相济)

1、实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2、虚写: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4)联想:由此及彼

(二)【高考真题】(2005年高考全国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导学案《望海潮》主备人:刘岩审校人:申萍使用时间:7月6日【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3、体会诗歌感情,赏析手法。【重点难点】手法、感情预习案一、词的基本常识(1)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w4xb67u2i9s4tl8lgrm6o2vt5lzqa00cs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