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学改革
作者:何亚平 叶世群等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9期
何亚平 叶世群 祝倩倩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改革
引言
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对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华盛顿协议》是针对本科层次的培养,针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培养,可以参照国际工程联盟制定的《悉尼协议》。2016年12月,由中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牵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全国135所高职院校成立“《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运用成果倒推思维”开展教学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毕业生。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星臣曾推动该校多个专业参与《华盛顿协议》认证。他认为“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与传统的“内容驱动、重视投入”的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工程教育认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学校或专业的首要服务对象,教育目标围绕学生的培养;教学设计聚焦学生的能力培养;师资与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评价的焦点是对学生效果的评价。
二是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完整地说明了学校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师资及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利益相关各方的需求决定学校的定位;学校定位决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决定学生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决定教学活动设计、师资及教学资源配置。这是一个由上向下设计,由下向上支撑的过程。
三是强调持续改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建立常态性评价机制并不断改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评价;每个教师在持续改进中均承担责任;持续改进的效果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体现。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强调获得专业能力,更强调获得方法能力,尤其强调获得社会能力。在此要求下,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相应的管理沟通与协调能力,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从事新能源汽车需要的性能检测与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技术管理、生产装配与调试等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为了学生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时能获得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贵州轻工业技术学院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教育的“专业”不等于学科门类,不侧重于学科分类的学术性。传统的课程体系是按学科体系编排的,是以课程为导向的,从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拓展课,关注的是陈述性知识。
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理念下,课程体系是源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经过系统的总结、归纳、整合、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领域而构建的,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关注的是过程性的知识。学生的学习顺序,即是要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工作顺序。理论知识以适度够用为准,即是要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是什么”可以讲一些,“为什么”,特别是理论上的“为什么”,就少讲甚至不讲。
(二)教学模式改革
本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不仅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改革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作了相应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学科体系的框架下进行的,整个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按要求在规定的课时里讲授完成相应的知识内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学生是否学到知识,以及是否能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没有人关注。所以才会流行诸如“毕业即失业”之类的论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导向,学生的毕业要求,是要通过三年的学习,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显然,这三种能力绝不可能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获得。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完全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成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中心模式,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套完整的“工作”过程顺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学得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更多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创新方法。
(三)师资队伍建设
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要求下,改革的不仅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还要改革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在“学科体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理论知识过硬,但却不熟悉岗位实践,因此出现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按学科体系来传授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轻车熟路,但对于与工作过程结合的教学形式,就会产生怀疑: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知识,如何去教?学生学的知识不成体系,有用吗?这种呼声在老教师中甚多。 因此,师资队伍能力的培养、提升,迫在眉睫。
本专业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如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煅炼,积极参与合作企业的项目开发;邀请行业或企业有关专家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课程的开发工作;高薪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任教;安排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对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四)实训条件建设
传统教学所需的教学场地简单、单一:一块黑板、一个PPT投影、一些桌椅即可,这些简单、单一的教学场所显然不能满足专业教学认证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本专业目前已建设了“新能源汽车电器设备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底盘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整车实训室”“新能源汽车仿真实训室”等八个多功能的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这些教室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训验证和实际操作等功能,可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等。
除了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外,本专业还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如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贵阳吉利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众智达系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地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形成,为培养合格毕业生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五)评价体系改革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片面、单一,不管学生平时学与不学,考试都是一张试卷,学生考试合格即可。贵州轻工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了全面评价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学习过程评价、专业技能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包括:平时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项目操作情况等。专业技能评价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项目实施的合理性准确性、项目实施的安全性,以及对自己工作效果的评估等。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等。本专业目前已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可操作性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成功性。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导向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培养掌握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能。
当然,尽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但改革并没有终点,仍然需要设计课程体系,改进课程教学,转变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5-10.
[2] 庄榕霞,周雨薇,赵志群.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悉尼协议》专业认证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44,49.
[3] 吕玲,李永萍,董自红.解析高职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几个关键问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