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会考学业水平考含上下部分完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形成ATP和NADPH

? 暗反应物质变化: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固定为三碳化合物

然后还原为糖,条件为ATP供能和NADPH供还原性。这两者然后形成为ADP,Pi和NADP

? 光反应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 暗反应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 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

氧气,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7.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及其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高,但是当光合速率达

到饱和后,提高光照强度则不会使光合速率加快

? 二氧化碳——光照充分时,二氧化碳浓度低可能限制光合作用进行,它主要是通过影

响暗反应来抑制光合作用

? 温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通过影响酶的活性

? 还有水、无机离子,比如镁离子等也会影响光合速率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提取原理: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

? 分离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 ? 提取几个细节:叶片要绿

粗叶脉叶柄要剪掉 提取液:无水乙醇

碳酸钙作用: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石英砂作用:帮助研磨

研磨过程要迅速而充分,药剂适量

? 分离几个细节:滤纸条要剪角

画滤液细线要细而直 要重复画二三次 每次之间要阴干 层析液不要沾污管壁 滤纸条不要碰到管壁 层析液不能浸没滤液线

? 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由上至下)——胡、黄、a、b 9.“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

? 控制变量原则 ? 对照原则

? 实验前,要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 CO2浓度这一变量是通过调节水溶液中NaHCO3浓度来实现的。

3.3 细胞呼吸

学习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

?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 细胞呼吸的类型、主要形式。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有氧呼吸的概念、场所、必要条件及两个主要阶段。

? 有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 C6H12O6 +6O2 6CO2+6H2O+能量

? 有氧呼吸场所:第一阶段——糖酵解,细胞质基质,产物丙酮酸和H+,少量ATP

第二阶段——首先丙酮酸脱去一个CO2,形成二碳化合物进入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基质,产生二氧化碳和H+,少量ATP。其次在线粒体内膜,H+和氧气结合为水,大量ATP

4、 无氧呼吸的概念、类型(酒精发酵及乳酸发酵)。

? 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释放少量能量 ? 酒精发酵——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少量能量(酵母菌等) ? 反应式:C6H12O6 酶 2C2H5OH+2CO2+能量 ? 乳酸发酵——产物乳酸,少量能量(乳酸菌等)

? 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 ? 高等生物:人——肌肉无氧呼吸产乳酸

根受淹——乙醇和二氧化碳 马铃薯块茎——乳酸

5、 细胞呼吸的实质及其意义。

? 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就是异化作用 6、无氧呼吸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酿酒、酒酿、泡菜、酸菜等

? 人在高原上易疲劳,剧烈奔跑腿酸等

3.4 营养物质的转换

学习内容

1.糖类代谢的途径。

? 单糖吸收场所小肠上皮细胞 ? 氧化分解 ? 合成多糖

? 转化为脂肪、氨基酸 2.脂肪代谢的途径。

? 脂肪消化第一步——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乳化作用 ? 甘油代谢:通过丙酮酸进入糖代谢

? 脂肪酸代谢:通过二碳化合物在线粒体基质,进入三羧酸循环 ? 合成脂肪

3.蛋白质代谢的途径。 ? 合成新的蛋白质

? 在肝脏细胞脱氨基,含碳部分进入三羧酸循环,氨基转化为尿素 4.三大类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

? 见上,另见第一册85页的图4-26 5.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合理膳食。

? 七大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主题四 生命的信息

4.1生物体的信息传递和调节

学习内容

1.动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

? 感受器获取信息,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到脑,脑产生感觉 ? 皮肤感受器——压力、温度、痛觉 ? 光感受器:视网膜的视细胞

? 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 视锥细胞——感受色彩,视杆细胞——感受光亮 ? 晶状体曲度可实现变焦 ? 声波感受器——耳蜗

? 感受平衡——前庭器(三个半规管和前庭) ? 侧线——感受水流和方向 ? 颊窝——红外线感受器 ? 嗅觉——嗅黏膜上嗅细胞 ? 味觉——舌上的味细胞 ? 昆虫触角——感受气味 2.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 反射是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体内的各种刺激发生反应

? 反射的基本环节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 ?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称为神经纤维 ? 兴奋是靠神经冲动(生物电)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 静息时的膜电位,外正内负,由膜内的K+和膜外的Na+维持 ? 神经冲动——外负内正(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传递

? 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它们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

膜膜电位改变,兴奋由此传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结构组成。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5.脊髓的调节功能,脑的高级调节功能,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 ? 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 ? 外白质,内灰质

? 灰质集中神经元细胞体,是真正的中枢所在 ? 白质主要有神经纤维,传递信息为主

? 脊髓控制低级反射——排便,排尿,膝跳反射等 ? 条件反射——脑的高级调节功能 ? 大脑皮质功能区——高级神经中枢 ?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强化

? 人类还有特殊的特有的条件反射——语言文字抽象信号 ? 支配内脏腺体,不受意志支配——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 ? 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功能拮抗

6.“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

? 实验前需要去除脑,以凸显脊髓的调控作用 ? 有两个低级反射——搔扒反射和曲腿反射

7.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所分泌的主要激素和生理作用。 ? 肾上腺 肾脏顶部 肾上腺皮质激素——成分固醇,调节水盐糖代谢 肾上腺素——升

高血糖、心跳加快等 ? 甲状腺 气管两侧 甲状腺素——含碘,促代谢、促发育、促兴奋 ? 胰岛 胰腺中一些特殊细胞团 胰岛素——胰岛β细胞分泌,降血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α细胞分泌,升血糖,两者拮抗

? 生殖腺 性激素 维持生殖腺功能,促进生殖细胞生成和第二性征发育

? 垂体 受下丘脑调控 生长激素——直接调节人体生长代谢 促***激素(3个)—

—调节3个内分泌腺活动

?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3个)——通过调节垂体促***激素(3个)的释放来间接调

节3个内分泌腺活动 8.激素的调节作用。 ? 激素是“信使”,传递信息给靶器官靶细胞 ? 传递方式——血液循环 ? 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 ? 高效性 特异性

? 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为肝细胞和体细胞

? 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为肝细胞和脂肪细胞 ? 负反馈调节是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9.细胞识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 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 ?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

? 抗原——被识别为“异己”的物质,多为蛋白质,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 非特异性免疫——天生、无特殊针对性

? 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吞噬作用功臣——巨噬细胞,胞吞,溶酶体释放蛋白水解酶和溶菌酶,杀灭对象 ? 特异性免疫——后天,必须与抗原接触才产生,高度特异,一对一 ? 主要是第三道防线(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 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布于血液、淋巴

液和组织液——体液免疫

? T淋巴细胞分化为致敏T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杀死抗原或直接接触抗原细胞,使

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裂解死亡——细胞免疫

? T淋巴细胞往往和巨噬细胞结合起来杀死细胞内寄生对象(如病毒和内寄生细菌) ? 二次免疫速度快,反应强,抗体浓度高

10.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反应方式。 ? 见上

11.天然免疫与人工免疫的概念;疫苗的概念和作用。 ? 天然免疫——患病后获得的免疫

? 人工免疫——人工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 人工免疫方式——接种疫苗

? 疫苗——利用一些病原体人工制备的生物制品,有灭活或减毒两种

1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 胚芽鞘尖端是感光的部位

? 弯曲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 ? 温特实验重点理解

1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 向光弯曲原理——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成分——吲哚乙酸

? 合成部位——生长活跃部位,如茎尖、根尖、幼叶、发育的种子 ? 作用——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 特点——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 根最敏感,茎要求浓度最高

? 顶端优势——顶芽浓度较适宜,促进生长,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积累浓度最高,抑制生长,稍远

点的侧芽浓度低一些,抑制效应逐渐降低,故称宝塔形 14.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因为植物体内生长素少,且容易被酶降解和发生光氧化分解,所以人们人工合成生长素类似物,

如萘乙酸、吲哚丁酸、2,4-D

? 培育无籽果实,要在受粉前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溶液 ? 促进插枝生根 ? 防止落花落果

2.

4. 5. 6. 7. 8.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实验表明:S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S菌 。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 病毒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细菌 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 蛋白质 构成的,在它的头部含有 DNA 。 9.

实验过程如下:用放射性同位素 35S 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当噬菌体在 细菌 体内大量繁殖时,生物学家对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 蛋白质 并未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 DNA 却进入细菌的体内。可见,T2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 噬菌体 DNA的作用下完成的。该实验结果表明:在T2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 。 10. 如果结合上述两实验过程,可以说明DNA是 遗传物质 。

11.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有些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如烟草花叶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

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所以说DNA是 主要 的遗传物质。 12. 二、DNA分子的结构 13. 1、DNA分子的结构

14. 1953年,美国科学家 沃森和英国科学家 克里克 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 双螺旋 。

15.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 磷酸 、一分子 脱氧核糖和一分子 碱基 。

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 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 鸟嘌呤 (G)和 胞嘧啶 (C),因此,脱氧核苷酸有4种: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6.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 胞嘧啶 脱氧核苷酸。很多个脱氧核苷酸 聚合 成为 多核苷酸链 。

17.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双螺旋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

有一定的规律: A-T,C-G 。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8. 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4种,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 遗传信息 。

若含有碱基2000个,则排列方式有 4

1000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3.

一、遗传信息

种。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会考学业水平考含上下部分完全)

形成ATP和NADPH?暗反应物质变化: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固定为三碳化合物然后还原为糖,条件为ATP供能和NADPH供还原性。这两者然后形成为ADP,Pi和NADP?光反应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w23b9o8yr0fluh9boav3qhtz4wh9l00tu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