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期中期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 1倍焦距以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下图所示中的( )

3.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遥控的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4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5.下列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睫状体调节能力过强,远视眼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

B.近视眼使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远视眼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

C.近视眼用发散透镜矫正,远视眼用会聚透镜矫正

D.近视眼晶状体太薄,远视眼晶状体太厚;近视眼眼球前后径太短,远视眼眼球前后径太长 6.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

7.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12 cm处,这个过程中( ) A.物距总大于像距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像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像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 cm

B.15 cm

C.20 cm

D.30 cm

9.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10.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 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 cm。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1.在用望远镜看远处物体时,物镜所成的像是 像,目镜所成的像是 像(以上两空均选填“实”或“虚”)。要想看清更远处的物体,应使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 (选填“增大”或“缩小”)。

12.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此时物体通过人眼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需要用 镜来进行矫正。英国科学家宣称研发了一种“超级水晶体”将可以一次解决近视、远视问题。新研发的“超级水晶体”弹性很好,可以靠眼睛肌肉就将它压挤成适当形状,无论是看远、看近都没问题。那么近视眼病人要看见远处物体,眼睛肌肉要使“超级水晶体”变 ,焦距变 ,使得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13.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如图所示。在图中所标的a、b、c三点中,点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某记者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抓拍战士抗洪救灾的情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时,镜头焦距调得较大。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4.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1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16.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四、实验题(17、18题各9分,19题19分,共37分)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当物距为15 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19.【探究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40 30 20 15 10 8

【结论与应用】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

1.A 2.B

3.A 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B正确;近视镜是凹透镜,因此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正确;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

4.A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5 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5 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14 cm处,此时u

5.C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造成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疲劳过度,调节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近视眼;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可见无论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都是睫状体对晶状体调节能力降低。不同的是前者是由于疲劳所致,后者是生理机能衰退所致。近视眼折光能力过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远视眼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这两种情况都使眼睛无法看清物体。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3.5 15 20 30 光屏上没有像 光屏上没有像 光屏上像的大小 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2018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期中期末)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w0uc5ydvn8c83h0epna2cg5h8ins2016d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