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借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3.研读文本,感悟母爱,对“好好儿活”的含义进行探寻。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七年级是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本文涉及的母爱已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能通过自主阅读,读懂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及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但是,课文的字里行间是怎样表现出母亲的坚强、母爱的深厚?母亲带给了儿子怎样的影响?课题“秋天的怀念”又有着怎样的内涵?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并感受。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学会感恩,并能产生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围绕重难点突破)
1.通过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我为学生设计了朗读的几个层次: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去掉句中的关键词,通过比较阅读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韵味、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尝试表演式朗读,读出作者当时挣扎、烦躁、绝望的生活状态。
2.重点赏析文章第一、三节对母亲的描写,通过研读文本细节的方式,以“从句中,我读出了的句式 ”引导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深情,读懂母亲的人物形象,读懂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秋天是最有故事、最有情感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秋季里,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他的故事,走进秋天的怀念。(板书: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2.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文中最凝聚着母亲对我关爱的是哪个词?(“好好活”)
3.母亲为什么要让儿子好好活?(因为“我”不好好活) (二)“我”不好好活
1.“我”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预设:“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学生找出后,齐读)
2.这个句子中,去掉几个词,改成“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李谷一的歌声,我会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可以吗,为什么?(呈现PPT)
预设:不可以。“望着望着”“听着听着”运用反复,表现我望、听的时间之久,也写出了我在双腿瘫痪后终日无所事事的消极状态,在欣赏天上北归的雁阵时,它们的自由自在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无法行走,顿时心生怨恨。“甜美的”歌声与我痛苦的情绪形成鲜明地对比,反衬出我此时痛不欲生的心情。“突然”“猛地”表现我的任性、决绝,无法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再读,带着作者烦躁、挣扎、绝望的心情来读。)
3.仰望北归的雁阵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是多么惬意的时光,可是这些却与我无缘了。 (呈现PPT: 史铁生初中毕业后去陕西延安的清平湾下乡插队,当时的生活条件特别艰苦。原本患有隐形脊柱裂的他,因为长期劳累,导致病情加剧。20岁时就已经无法走路了。一年后,医生判定他双腿瘫痪,无法治愈。)是啊,20岁正是生命中最好的季节,也是人生中的春天。可是作者却忽然双腿瘫痪,这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想一想,在这样的情形下, 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时,“我”的心里会怎么想?
预设:为什么是我?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
失去了双腿,就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我的生命就像这飘零的落叶,苟延残喘。(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式朗读) 4.的确,暴怒、绝望、自怨自艾应该是“我”那时生活的常态,每当此时,母亲只有一个愿望——要“我”好好活下去。(学生说) (三)母亲要“我”好好活
1.请同学们再读文本,思考:母亲是怎样面对“我”的不好好活,并且怎样帮助“我”活下去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对于‘跑’‘踩’一类的字眼,她
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悄悄地”“偷偷地”写出母亲的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她既害怕打扰我,又放心不下我。这是她对儿子的理解、关爱,也是对儿子的包容、隐忍,这正是她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扑、抓”这两个动词是母亲下意识的动作,表现出母亲要扑下去的是儿子想死的念头,要抓住的是儿子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忍”这个词,是母亲当时生活状态的写照,她要忍住的是“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忍住的是儿子的病带给她的打击,忍住的是儿子的抱怨,忍住的是儿子砸玻璃、摔东西等暴怒无常的坏脾气。)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央求”,苦苦哀求,写出母亲想要带我去看花的良苦用心。)
(4)“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母亲反复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这是母亲良苦用心的体现,因为菊花不惧风霜、生机勃勃、生命力顽强,母亲希望菊花这样极力绽放的生命状态可以感染到我,从而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2.当母亲在不求回报、默默付出,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失去了理智的儿子的时候,此时她的身体状况如何?(浏览课文,找关键句)
预设:(1)“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
(2)“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了那样”“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指导学生结合加点词,通过朗读品析情感)
3.本该享受着儿女关心、照顾的母亲,却默默地独自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还强颜欢笑,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照顾、理解、包容。读到此处,不禁让人眼眶湿润,肃然起敬。让我们一起再深情地朗读“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分三个层次朗读:一读,读出母亲的痛苦;二读。读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三读,读出作者深深的自责。)
4.正如作者在《我与地坛》中所说:“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呈现PPT) (四)“我”要好好活
1.史铁生21岁瘫痪,写此文时已经年过50岁,正值他人生的秋天。当自然的秋天和人生的秋天共同降临,这种怀念就有了深沉的背景。同学们,你认为作者是否懂得了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从哪里看出来?
预设:懂了,因为作者让妹妹推他去北海看了菊花。
懂了,因为作者笔下的菊花很美,“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烂漫”这些词语都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活力,也表现出作者此时心境的明朗。
……
2.作者说“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我与地坛》(呈现PPT)让我们带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老师一起美美地读一读文章的结尾。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故事,读懂了他对秋天的怀念。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能“好好儿活……”(呈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