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对产业内重新配置和产业总生产率的影响
(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
Melitz, Marc(2003) , Econometrica; Nov 2003; 71, 6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茹玉骢 翻译 推导并注释
摘要:本文发展了一个异质性产业动态模型,分析国际贸易的产业内作用。模型显示如何开展 贸易,会导致更有生产率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同时,一些生产率比较低的企业只在国内市场进行 生产),并同时迫使最没有生产率的企业退出市场。它还表明产业的贸易开放会导致向更有生产率 企业的公司之间额外的重新配置。文章也表明,通过重新配置所导致的产业总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 福利的改进,从而揭示了以前从未探讨的贸易益处。本文把 Hopenhayn( 1992)的动态产业模型结
合垄断竞争,在一般均衡中加以讨论。因此,文章结合生产率的差异,拓展了 Krugman1980 的贸易 模型。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共存于一个产业是因为,每个企业在做不可逆转投资进入该产业之前,面 临不确的初始生产率。 进入出口市场也是颇费成本, 但企业仅在获得其生产率知识后做出出口决定。
1、 引言
最近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存在持续性的差异, 另外一些研究也表明生产率高的企 业通常会倾向于出口。文章发展了一个异质性动态产业模型,用来分析国际贸易所祈祷了产业内企 业之间配置催化剂作用。 模型重复了许多与贸易相关的微观研究, 它显示贸易如何导致那些生产率 更高的企业出口, 而同时迫使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退出。 效率最低企业的退出和更有效率企业获得额 外出口销售,使得市场份额更趋向于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并导致总生产率的提高。利润也分配给更 有生产率的企业。模型和许多经验研究相吻合,
女口 Bernard and Jensen(1999a)(对美国),Aw, Chung and
Roberts(2000)(对台湾),Clerides, Lack and Tybout(1998)(对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都 ,发现了 更有效率企业
选择出口市场的证据。
Aw, Chu ng and Roberts(2000)也发现证据表明出口迫使效率最低
Bernard and Jen se n(1999a)发
20%。
的企业退出。Pavcnik(2002)直接考察了智利贸易自由化以后市场份额配置到生产率增长的部门,她 发现这些配置显著地是因为贸易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关研究中, 现
在产业内,市场份额配置给了生产率更高的出口企业,能解释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
很明显,如果不借助于异质性企业模型,这些经验模式就得不到很好的解释。于是本文把企业 异质性的嵌入到
Krugman1980 年垄断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模型中。 文中的模型很大程度上继承了 Hopenhayn( 1992a, 1992b)单一产业
内的异质性企业内生选择,他推导出了初始相同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均衡分布,而这些企业对于初始和未来的生产率是不确定的。本文在一般均衡的背景下把他 的模型与垄断竞争相结合( Hopenhayn 的模型只考虑完全竞争的情况) 。本文的一大贡献是 可处理 企业异质性一般均衡模型, 为达到这个目的,总结果的生产率分布水平由企业平均生产率水平这个 单一的充分统计来刻画,并以这种方式来整合企业异质性。一旦决定了这个平均的生产率,生产率 异质性模型就产生了相同的总结果,就如同一个具有相同平均生产率水平的代表性企业(模型)那 样。
如果没有取舍,这种简约性便无从谈起,分析基于 Dixit and Stiglitz(1977) 垄断竞争模型,尽管 这个模型的方法在国际贸易文献中十分的普遍,但它也显示出固有的缺陷,特别是,企业的加价是 由产品之间对称替代弹性所外生给定的。
另外一个取舍是Hopenhayn( 1992a)企业生产率动态模型
进入决策的企业面临进
中产业生产率的简化。然而,现有的模型保留了企业生产率初始不确定性, 入沉没成本预期和退出的期望概率
。与Hopenhayn( 1992a) —样,本文的分析只限于静态均衡,
当企业做所有的相关决策时,都能正确地预期到这个稳定的总环境,这就使得分析关注于贸易对不 同生产率水平企业相对行为和绩效的长期影响。
最近另外一篇文献 Bernard, Eat on Jen son and Kortum(2000) ( BEJK)也把企业层面的企业异质
性问题引入到贸易模型中,李嘉图模型纳入到企业特定比较优势。两篇文章预测到了相同的贸易引 致配置的基本情况,尽管这些配置背后的渠道和机制是不同的。在
BEJK中竞争性企业生产相同的
产品一一包括国内和外国企业同一产品竞争,这导致了一个内生性的边际加成分布,而本文并没有 这个特点。BEJK也表明他们的模型是如何能和美国微观宏观数据相吻合,然后通过模拟模型得到 比较静态。BEJK模型假定世界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种类是外生决定的,并依赖于生产率水平分布特 定参数。
相反,本文允许生产的种类数随贸易而变化,给定国家消费种类的子集是内生决定的。尽管没 有对企业生产率水平分布做限制,模型保留足够的可操作性,对反映不同情况的对外贸易稳态做比 较分析。尽管现在的模型只考虑了对称的国家,但只要通过一个外生的国家之间固定相对工资,它 很容易拓展到非对称国家。在这个模型中,如果保持固定工资不变,国家的规模有差异只影响了相 对企业数量,而不影响两国的生产率分布。为了行文简洁,此拓展未作展开。
本文最后一点重要的创新是,介绍了
(Forward-looking )决策。无论是进入国内市场, 这些成本额外于每单位的贸易成本。
当企业面临市场进入沉没成本时,它如何做动态前瞻性
还是进入潜在的出口市场,
企业都面对这种成本,
调查和计量研究都表明了这种出口市场进入成本的重要性。
Das,
Roberts and Tybout(2001)计量估计了美国化工产业大企业成本,调查表明经理做出口决策是和出口
固定成本相关,而不仅仅是和较高的单位成本相关。
Roberts and Tybout(1977a)(针对哥伦比亚[Bernard
and Jensen(20001)(针对美国),Bernard and Wagner(2001)(针对德国)估计了出口市场进入沉没成本 足够产生与企业
参与出口市场相关的滞后效果。
2、
代表性消费者的偏好由连续统产品
模型的设定
-的CES效用函数给定, 门表示提供产品的数 量大小,这些产品是替代的,
0 ::: J <1,两种产品之间的替代 弹性
厂-11 -「?1,通过考虑把消费的商品集看做是和总价格相关的总产品 消费者行为,总的价格指数是 和支出决策
Q三U,我们可以模型化
P
(2)
心呼:
r(
\P厂其中
P
R
= 「i
PQ)d( )
。
2.2生产
有连续的企业,每个企业选择生产差异化产品
■,生产只需要劳动力这一种要素,
它以总水平L
无限供给,L是代表经济规模的指数, 企业的技术通过一个成本方程表示, 并投入固定总成本。使用的劳动力于是一个产出
它表现为固定边际成本,
q的线性方程:丨=f ? q / :'。所有的企业具有相 同的固定
成本f?0,但具有不同的用 「表示的生产率水平。更高的生产率被模型化为以更低的边
际成本生产各种对称产品。更高的生产率也可以被认为是以相同成本生产更大数量的产品。不考虑 企业生产率,每个企业面临一个常弹性
润最大化加成-1 =1「,产生了定价规则:
二剩余需求曲线(residual dema nd curve),于是选择相同的利
(3)
w是共同工资率,以后都标准化为
1,企业利润为是:
十)=r(:) 一丨(「)=4 一 f
CT
r( ?)
r()是企业收入,
(4)
:
是可变利润,而r:()也依赖于(2)式中总的价格和收入:
R
二R(P「)C,
(5) 二(「) p\甲—f
cr
(Cp 、 十1 另外,两个企业的产出之比只依赖于生产率之比:
(6)
汕) q(?2)一 f CD 、 十1 丿 (p I2,讥厂 I 2丿 ,收取更低的价格,获
总之生产企业力越高的企业(更高的 得更多的利润。
「)规模会更大(更大的产量和收入)
2. 3 力口总(Aggregation)
均衡可以用一大群企业 M (亦有M种产品)和是(0,::) —个子集上的生产率分布 在这个均衡中,总的价格
\(「)来刻画。
P可以重新写为:
1
_ 1 _
i
i■-
P= M ( P(巧 巴①刃? ?,利用卩(甲)=飞,可以得到P = M\(Y),其中
¥
,乎是企业生产率水平
:
的加权平均数,它独立于企业的数量
这是因为均衡的时候有 这种情况下价格指数
M家企业,而这些企业中每家企业的生产率都是服从分布
」(「),在
P就会随生产率分布而发生变化,因此价格指数应当是由
_1/
M家企业的价
格叠加而成,由于原来的指数是p =[匚..:P(,疔:小’U就变成了
P = [M『p (巧% G(叩 T
其中G(「)是」C )的密度函数。
1
我们把PC
:
)=K代入到新的
1
价格指数中,就得到P =
-M心曲),其中,
i = o:
r是企业生产率水平
的加权平均数,它独立于企业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