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会员专享精品
【最新】2024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产业活动第2节农业区
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湘教版必修21
1.知道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
其发展变化。(重、难点)
2.知道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分析。
3.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农业区位因素
阅读教材P59~P62第3段,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条件
(1)光照: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
(2)热量:常以活动积温为衡量指标,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3)土地:作为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位置影响其使用价值,肥力影响其生产力。
(4)水分: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1 / 18
免费会员专享精品
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市场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
正误判断:
(1)影响“南蔗北甜”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考虑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
【提示】 (1)× 影响“南蔗北甜”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2)× 二者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不是光热条件。南疆光热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 相对自然因素来说,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注意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农业生产。
教材整理2 农业地域类型
阅读教材P62第4段~P66,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指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2 / 18
免费会员专享精品
2.成因:因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生产而形成的。
3.常见类型 (1)热带种植园农业
(2)混合型农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为主。
(3)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属于混合农业。
(4)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耗能多,经营相对粗放,商品率很高。
(5)大牧场放牧业 (6)乳畜业
①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和中欧地区。 ②影响因素: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
4.实质:农业地域类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则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
正误判断:
(1)我国广大农耕区在经营种植业的同时,也饲养猪、羊、兔等,属于混合农业。( )
(2)季风区的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商品率都很低。( ) (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
【提示】 (1)× 这些经营活动规模很小,只能做为副业。 (2)× 一般比较低,但日本的水稻种植业已实现了机械化,普遍采用了适用于地块小、水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投入的生产资料多,
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