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地基承载力
学习要求
学习要点:了解地基破坏模式;掌握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的计算;掌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地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学习要点
1.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如图8-1中p-s曲线所示,地基的变形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线性变形阶段(压缩阶段):相应于p-s曲线中的oa段。此时荷载p与沉降s基本上呈直线关系,地基中任意点的剪应力均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地基的变形主要是由于土的体积减小而产生的压密变形。
2) 塑性变形阶段(剪切阶段):相应于p-s曲线中的ab段。此时荷载与沉降之间不再呈直线关系而呈曲线形状。在此阶段,地基土在局部范围因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产生剪切破坏的区域称为塑性区。随着荷载的增加,塑性区逐步扩大,由基础边缘开始逐渐向纵深发展。
3) 破坏阶段(隆起阶段):相应于p-s曲线中的bc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塑性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个连续的滑动面。此时基础急剧下沉,四周的地面隆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地基破坏的三种模式
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剪切破坏模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切(刺入)剪切破坏三种。
1) 整体剪切破坏
这种破坏模式的p-s曲线可以明显地区分出三个变形阶段,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在基础边缘处的土开始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塑性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连续的滑动面,基础急剧下沉或向一侧倾倒,同时基础四周的地面隆起,地基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这种破坏模式一般在密砂和坚硬的黏土中最有可能发生,破坏具有一定的突然性。
2) 冲切剪切破坏
其破坏特征是,在荷载作用下基础产生较大沉降,基础周围的部分土体也产生下陷,破坏时基础好像\刺人\地基土层中,不出现明显的破坏区和滑动面,基础没有明显的倾斜,其p-s曲线没有转折点,是一种典型的以变形为特征的破坏模式。在压缩性较大的松砂、软土地基或基础埋深较大时相对容易发生冲切剪切破坏。
3) 局部剪切破坏
其特点介于整体剪切破坏和冲切剪切破坏之间。这是一种过渡性的破坏模式。破坏时地基的塑性变形区域局限于基础下方,滑动面也不延伸到地面。地面可能会轻微隆起,但基础不会明显倾斜或倒塌, p-s曲线转折点也不明显。
2. 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地基临塑荷载
当地基中刚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区时的基底压力,称为地基临塑荷载。临塑荷载的计算公式为:
pcr??(c?cot??q)?q (8-1)
cot?????/2式中 pcr——地基的临塑荷载;
c、?——地基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三角函数符号后
用度表示,单独出现时以弧度表示;
q——基础两侧荷载, q??md(d为从设计地面算起的
基础埋深);
?m——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用浮重
度。
地基的临塑荷载可用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但偏于保守。 ★临界荷载
当基底下塑性区的最大深度等于基础宽度的1/4或1/3时,相应的基底压力用p1/4或p1/3表示,称为地基的临界荷载,其表达式如下:
?(c?cot??q??b/4)?q (8-2)
cot?????/2?(c?cot??q??b/3)p1/3??q (8-3)
cot?????/2p1/4?式中 ?——地基持力层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用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
地基的临界荷载可用作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从上述三式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