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纸箱后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3个面,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物体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难点: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
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猜一猜”,考考同学们的眼力。
教师先后出示一张大象和学生的背面照,学生情绪高涨,进行判断,教师再出示两幅侧面照,一部分学生已猜出,此时教师又出示两幅正面照,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从后面看不好辨认。
师:是同一个物体,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生: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得位置不同,看到的每幅图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看一看(一) 二、探讨新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出示:教具长方体。 (1) 介绍它有几个面。生: (2) 介绍相对的面。(把前面和后面用一个词来说是“相对的面”还有那两个
面也可以说是相对的面)板书:前后、上下、左右。 (3) 上学生观察看到前面的时候,就看不到后面。。。。。。
(总结:不能同时看到两个相对的面) (4) 让学生到前面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
(下面的同学分小组观察自带的学具长方体观察) 提问:为什么看的同一个物体,看的结果却不一样那?
生: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a、 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看到一面的方法(低下头,眼睛正对着这个面) b、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看到两个面的方法(眼睛正对着两个面的相交处。) c、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看到三个面的方法(把眼睛正对着三个面相交处。) 师:你们能不能看到4个面、5个面、6个面? 总结:站在同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师:这是我们观察后发现的,想一想为什么呢?我们能不能从相对面想一想、分析分析。(√上 下× √左 右× √前 后×)
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我要考考你了。刚才我们在观察长方体,其实淘气、笑笑、妙想也再观察长方体。
1、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笑笑,淘气和妙想观察长方体的场景
师: 为什么同一个箱子,这边的同学和那边的同学见到的形状不同,刚才你见到的和现在见到的形状也不同呢?
生1: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一样。 生2: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不错,正是因为同学们是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从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时,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生齐读) 完成书上情境图中的连一连。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箱子,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箱子的三个面。 师补全板书: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多媒体出示课本上妙想、笑笑、奇思、淘气观察小熊的情境图,与此景相类似,教师拿出一个小熊让4名同学们来观察。 (1)做着题我们有一个了不起的想法,我们从最简单的做起,(让学生找一找,)难的我们用蝴蝶飞一飞的方法。
※观察后让学生思考:他们位置是相对的,看到的图形是相反的。
三. 巩固练习。
用这种方法看看能不能解决下面的问题 1.完成“练一练”第2 3、4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和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时,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