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2013

【题型介绍】·单选题(15题30分)·判断题(5题10分)·简答题(3题18分) ·论述题(2题24分)·材料题(18分) 一、重要概念

1.发展经济学: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和对策的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在不发达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科学。 2.二元经济:传统农村部门和现代城市部门并存。

3.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增加外,还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首先表现为农业份额不断下降。

4.物质生活质量指数:莫里斯·D·莫里斯利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等三项指标,按照百分制打分,经过加权平均得到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5.功能分配: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是微观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6.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体现了分配结果的公平性,是社会伦理的客观要求-是研究收入分配的重要切入点。

7.贫困线:在特定的社会、特定时间的最低的、“可接受”的经济享受水平。 8.贫困差距比率:反映贫困差距与社会总水平间的比率,但在社会分配高度不平等的情况下,PGR可能会较小,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9.起飞:起飞指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和生产方式的剧烈转变,是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摆脱贫穷恶性循环的临界努力。

10.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这场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11.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张,特别是制造业增长迅速,使得农业部门净产值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保持不变。

12.无限劳动供给: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一个固定的工资水平上能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

13.城市化:是指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

14.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代表着本期生产能力,并同其它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因此大部分物质资本具有耐用性,从而有折旧问题。

15.人口转折理论: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

16.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17.教育过度:发展中国家由于就业机会有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使得一些即使是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也只能找到低一级的工作,而雇主们也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更高的劳动者从事本来可以由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这种现象就称为“教育过度”。 18.知识失业:每一次教育的扩大,不是缓和了劳动者的就业矛盾,而是导致了新的一批受教育者的失业。这种由于教育的扩张超过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受教育者的失业就称为“知识失业”。

19.技术进步: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 20.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建立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或生产方法的新组合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21.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够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比原有技术更有效率,带来更多的利润。驱动企业家去从事创新活动除了追逐超额利润外,还有三种力量: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快乐。

22.进口替代:是指通过发展国内产业生产部分工业品,以替代原来需要进口的工业品的战略。

二、重点内容

1、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 ·产业结构低度化;

·收入水平低下,两极分化严重; ·生活水平低下,贫困问题严重; ·人口增长率高,失业问题严重; ·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2、经济增长指标衡量的缺陷?

·未记入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产品与服务(哪些没有被记入商品和劳务) ·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的存在(发票) ·GNP中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成本 ·汇率比较的GNP低估 ·缺少更好的替代指标 3、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发展中国家。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过程。 (3)影响发展内生因素、外部条件。 (4)发展战略和对策。 4、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一)形成和繁荣时期 ·主要理论观点

(1)唯资本(2)唯工业化(3)唯计划化

工业化是目标,资本积累是源泉,计划化是手段。 (二)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 ·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 ·发展理论中的“反革命”

·发展经济学的泛化与细化:——学科界限日趋模糊——侧重国别研究和微观分析:从宏观分析转到微观分析(项目评估);从长期分析转到短期分析。 (三)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

·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倡外向型发展战略 ·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四)进一步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 ·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融合

·与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的融合 ·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融合 5、简述中国的二元结构及基本特征

答:我国的二元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我国二元结构的特征: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程度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城乡分割使城乡居民形成两种社会形态和量大利益集团(户籍制度); ·在所有制方面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不同性质的经济板块;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成了城乡两大工业系统和双重工农关系的形成; ·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统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全,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城乡市场差距大;

·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行政干预严重,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6、简述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经济增长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通常也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资本投资的结果,技术作为内生变量,是储蓄率和投资率的结果。包括:

·边看边学:追求超额利润的动机带来创新-模仿中又产生创新和改进-循环往复。

·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才产生技术进步,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边干边学:储蓄和资本存量规模作为技术进步的源泉。一个厂商资本存量的增加不仅促进了它自身的技术进步,还促进了别的厂商技术的进步。 7、简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主导产业序列不能随便改变,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6个阶段: (1)传统社会,主导产业是农业。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食品、饮料、烟草、水泥。 (3)起飞阶段,非耐用消费品,纺织业等替代进口。 (4)成熟阶段,重型工业和制造业体系,如钢铁。 (5)大众高额消费阶段,汽车工业体系。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保险业。 8、简述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农业是基础产业。对于农业产值和农村人口都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控制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具体地说,农业的优先起动,在提供产品、提供市场、积累资本、提供劳动力和创造外汇收入等5个重要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9、简述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1)技术长期不变

(2)商品化程度低,缺少专业分工 (3)反风险的经营目标 (4)贫穷的永久化

10、内向型发展战略的主要局限性

内向型发展战略也即进口替代战略,它主要有如下局限性: 第一,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下。

第二,由于进口替代工业不能摆脱对国外资本品、中间投入品和其他投入的依赖,所以进口替代工业越发展,越需要更多的外汇来进口这些投入,使得外汇短缺变得更严重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商品生产企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 第四,提供就业机会有限。

11、简述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

·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最佳用途上。

·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希曼。

·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 ·局限性:这种理论过于看重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忽视了各部门之间的互补性,低估了产业或部门间的不平衡增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12、资本形成机制

第一阶段:储蓄。把生产的部分节省,不用于消费。Saving

第二阶段:将储蓄集中。即通过金融机构或其他信用机构把零星储蓄汇集在一起

第三阶段:投资,形成资本。由金融机构把资金贷给厂商,用以购买机器设备、建设厂房,以增加资本存量,储蓄转化为资本 1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阶段

(1)第一阶段: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率非常低。

(2)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随着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了,死亡率因国民收入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而逐渐下降。

(3)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减慢,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这一阶段大致反映了20世纪初到50年代期间的人口增长情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臻完善,出生率开始下降,并且出生率的下降幅度大于死亡率的下降幅度。

(4)第四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低。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都基本接近极限,低出生率伴随低死亡率,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 14、人力资本的来源

·正规的初等、中等及高等学校教育支出;人力投资的主要来源是教育投资。 ·保健设备和服务的各种开支; ·在职训练;

·厂商所组织、举办的成人教育训练,特别是在农村推广教育,也是人力投资的一项内容;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支出; ·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提高企业职工劳动能力方面的投资。

15、试从需求方面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利用不足的原因 (1)城市工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较低。

工业部门使用的是现代的资本密集型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刚性要素比例,不管要素价格如何变动,这种比例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增加劳动就业,不能靠调整要素价格,而只能依靠更大的资本投资。失业是由于资本投资不足。

(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扭曲了要素价格,阻碍了要素的充分就业。

工会的压力、最低工资法、雇员的各种津贴、跨国公司的高工资政策等等,都倾向于把工人的实际工资推到市场决定的均衡工资以上。而放宽折旧范围,低利率贷款,税收减免等一系列鼓励投资的政策,却导致了资本的价格低于市场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要素价格扭曲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鼓励现代工业部门使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因为资本相对于劳动更便宜。 16、简述教育成本及主要内容

·教育成本,是指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

教育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教育社会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教育的个人成本,是指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支付的各种费用和发生的机会成本。 个人直接成本包括:(1)学杂费;(2)书本等学习用品费;(3)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费; (4)额外的吃、穿、住费用,即学生因就学在吃、穿方面多支出的费用和在校住宿费用; (5)文娱体育费用,即学生因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娱体育活动而支出的费用。

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在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后因就学所放弃的劳动收入。

·教育的社会成本,是指由社会支付的教育费用和间接成本。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社会间接成本包括社会所放弃的收入、免税成本、潜在的租金和折旧费。 17、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共教育费用增长迅速 ·入学人数增长迅速

·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教育内容不合理

·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知识失业和教育的“过度”发展 18、创新活动类型

(1)产品品种或产品质量上创新,引入新的产品,这种新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新的欲望和需求。

(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以更快、更好的方式,生产更多、更廉价、更好的商品。

(3)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进入新的市场,使供给在时间上适时、在空间结构上全方位、多层次衔接需求结构。

(4)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货渠道,控制新的原料,这样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 (5)组织形式变革,能够通过经济效率,节约交易成本。 19、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

(1)竞争程度。有竞争,才有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竞争越是激烈,技术创新就越必要和紧迫。如果普遍存在垄断,仅仅依靠生产经营主体的自觉性,技术创新的进展会非常缓慢。

(2)企业规模。没有一定规模,技术创新的效果难以迅速表达出来,对生产经营主体的诱惑力可能不够大。企业的规模大,广阔的获利前景能产生足够刺激。

(3)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越快,创新越容易被模仿,创新能够带来的超额利润维持的越短。要想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必须不断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创新。

(4)企业家群体。受到过良好训练的企业家越多,创新的可能性越大。没有受到过良好训练,仅仅依靠冒险,如利用投机、黑社会等非法手段起家的企业家,往往限制竞争破坏创新环境。

(5)信贷支持。发明要进入生产和市场,必须有资金支持。发明者对于自己的发明最为中意,但是要通过申请专利等方式卖掉发明,存在时间差距和认识差距。如果发明者自己能够支配一定的资金或生产要素,就会非常迅速地将发明转化为创新。 20、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答: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保障,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规范土地的流转和收益分配机制为前提,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加强科技的推广应用、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调整农业经营结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最终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制定相关的政策,通过增加对农用交通道路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扶助农村医疗保健和卫生防疫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和对工农业不公平竞争进行校正等措施,不同程度地对农业加以必要的补偿、保护和扶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

《发展经济学》复习大纲2013《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大纲2013【题型介绍】·单选题(15题30分)·判断题(5题10分)·简答题(3题18分)·论述题(2题24分)·材料题(18分)一、重要概念1.发展经济学: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和对策的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在不发达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vl2x9in7d6trx01723y3gzju6vsnw00dh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