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作者:王一惠 段桂珍 罗永刚 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8期
1.1 大豆种植状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对稳定全国绿色非转基因大豆生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平均亩产在120公斤以上,商品率达到92%以上。2009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多,达到6011万亩;此后受国际市场冲击,大豆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15年下降到低谷的3532万亩;2016年受玉米取消国家收储价影响,大豆种植面积有所恢复,达到4700万亩;据预测,2017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有望达到5500万亩。 1.2 大豆加工状况
黑龙江省现有规模以上大豆加工企业114家,其中油脂加工企业86家,豆制品加工企业28家。大豆总加工能力1400万吨,黑龙江省实际加工地产大豆比重不到50%。 2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进口大豆冲击严重,企业的拉动力不足
目前进口大豆分销价每吨3000元左右,而地产大豆每吨3900元左右,导致加工地产大豆的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大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已经在沿海建厂加工进口大豆。省内加工能力不足,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2 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吸引资本流入
2014年农民自有土地种植大豆按每斤2.4元目标价格和国家认定单产计算,亩收益较种植玉米低186.6元;2016年按每斤1.9元市场价格计算,种植大豆比种植玉米每亩收益低74元。可见退出保护价的玉米收益仍高于大豆,特别是流转土地种植大豆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2.3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混种混收,研发力量不足
黑龙江省总体看,大豆种植相对粗放、抗灾能力弱、轮作体系不健全,完全种植成本比美国高出30%以上,单产远低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由于单一品种种植规模不够,长期混种、混收、混销,大豆总体质量受到较大影响,造成了“优质难优价,求产不求质”。 2.4 政策支持不够,农民和企业均处弱势,生产者利益难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