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生产专项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便于有效开展大风、强降雨、雷电、高温等极端天气下的提前预防救援和抢险,确保公司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及职工安全,减少极端天气事故损失、提高公司防灾救灾能力,特编制本预案。
二、极端天气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区往年自然条件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极端天气危害类型。 (一)强降雨极端天气
1.因水沟堵塞或排水不及时,可能发生雨水倒灌造成装置内电气设备短路、停电,酿成生产事故。
2.因雨水冲刷山体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影响周边建筑物及人员安全。 3.雨水冲刷可能造成墙体坍塌,影响员工生命安全。 4.窨井盖板可能被冲跑,存在人员掉落淹溺的风险。 (二)大雪极端天气
1.道路积雪严重,影响员工正常工作及上下班。
2.大雪天气发货、叉车转运,易发生车辆打滑,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事故。
3.大雪天气气温下降,易发生个别化学品液体被冻凝、作业设备、管道被冻裂等事故。
4.化雪期间易发生人员滑跌事故。
5.气温下降,存在员工感冒着凉,精神状态查,影响安全生产的风险。
(三)雷电极端天气
1.发生强雷电天气时,如果设备设施的防雷防接地失效或者失灵时,击中易燃气体、液体储罐,容易发生着火爆炸灾害。
2.击中建(构)筑物易造成破坏。击中作业员工,导致重伤或者死亡。
(四)大风极端天气
1.风速较大时可能吹毁门窗,掀翻屋顶,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
失。
2.可能吹坏电气电力系统,影响生产装置正常供电。 (五)高温(35℃以上)极端天气
1.可能造成员工中暑,影响员工生命安全。
2.高温造成冷却、冷冻系统负荷高,冷却水、冷冻水温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影响安全生产。
3.储罐温度高,易燃液体气化量加剧,增加燃爆风险。 三、处置程序
(一)信息报告内容
生产区域发生℃、℃、℃级自然灾害事故应立即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企业名称、灾害发生时间、受灾中心位置、受灾面积; 2.人员伤害情况; 3.灾害简要情况;
4.灾害是否引发其他事故; 5.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二)报告方式 1.报警的方式、方法
(1)通过公司内部对讲机报警; (2)手机、电话报警;
(3)也可以口头向有关负责人报警。
2.公司发生℃、℃、℃级灾害,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发生℃、℃级灾害,公司在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可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
4.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单位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单位应当依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的规定及时续报。
5.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事故信息,公司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的发布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
四、极端天气预防措施
加强极端天气预警和信息联动,安全环保科要及时从气象部门了解气象信息。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及时告知各生产单位。值班人员要随时掌握气象信息,预防极端天气突变,及时预警。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各单位负责人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一)强降雨极端天气
1.强化水库、临崖临边、沟渠等重点部位的巡查,遇突发事件及时响应,确保顺利度汛。
2.对存在雨水倒灌风险的部位,各生产区域应预备沙袋、潜水泵等应急物资筑堤、排水。
3.提前做好原材料、产成品转运防护工作。 4.提前对沟渠进行疏通。 (二)大雪极端天气
1.及时对区域内爬梯、道路、装置区的积雪进行清理。
2.对停用的管道、设备,及时排空内部液体,避免发生冻裂。 (三)雷电极端天气
1.对防雷、避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完好可靠;
2.雷雨天气,要提醒岗位员工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及大树下避雨,不要站在电线杆等周围无避雷设施的高大物体下面,不要携带金属物体露天行走。
3.提醒岗位人员做好保暖措施。 (四)大风极端天气
1.严禁露天吊装、登高作业。
2.对高于2.5米的彩钢板、护栏、脚手架要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3.提醒岗位人员巡检通过桥架、管架及建筑物旁前要注意观察四周,确认安全后通过。
(五)高温(35℃以上)极端天气
1.严格执行错峰避暑作业,落实防暑降温物品保障。
2.加强高温时段危化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当室外温度超过35°C时,11:00—15:00停止区域内所有危化品的运输、装卸作业。
3.按照《物料罐区喷淋降温管理规定》落实易挥发、易燃易爆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