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复习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练习】

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

A.一定是8个

B.一定是2个

D.是2个、8个或18个

C.一定是18个

2.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

A.ⅢB族

B.ⅢA族 C.ⅠB族

D.ⅠA族

3.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元素

....*....*....*.....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 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可能是二、三周期元素 D.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______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点燃4Li + O2 Li2O 2Na + O2 点燃 Na2O2

....*....*....*.....2 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

2R + 2 H2O = 2 ROH + H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

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

①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小结: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了碱金属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__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

逐渐________,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________,即金属性逐渐_______。

【练习】

4.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5.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 C.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B.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 D.KOH碱性比NaOH强

....*....*....*.....6.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

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的轻金属 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 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 (二)卤族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________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X2 + H2 = 2 HX

卤素单质与H2 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2NaBr +Cl2 =2NaCl + Br2 氧化性:Cl2________Br2 ; 还原性:Cl_____Br

--

2NaI +Cl2 =2NaCl + I2 氧化性:Cl2_______I2 ; 还原性:Cl_____I

--

2NaI +Br2 =2NaBr + I2 氧化性:Br2_______I2 ; 还原性:Br______I 结论:

--

....*....*....*.........*....*....*.........*....*....*.....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5. 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判断依据:

1. 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2.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3.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应原子结构。

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练习】

7.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a、d两瓶气体混合后强光照射下发生爆炸,a、b两瓶气体相混,瓶壁上出现红棕色液滴,则a、b、c、d四瓶中气体应是( )A.Cl2、HBr、HCl、H2 B.Cl2、HCl、HBr、H2 C.H2、HBr、HCl、Cl2 D.H2、HCl、HBr、Cl2

8.某溶液中Cl-、Br-、I-三种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Cl2充分反应后,该比值为3︰2︰1,则通入Cl2和原溶液中I-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1︰4

9.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砹是有色固体 B.非金属性:At>I

C.HAt非常稳定 D.I2 可以At从At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 三.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原子序数 = 核电核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A(5)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Z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

【练习】

原子X

AZ原子核

质子 Z个

中子 N个=(A-Z)个

核外电子 Z个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有三种同位素,即有三种氢原子 B.所有元素的原子核均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总称为元素 D.31H是一种同位素

14232471411.在63Li、7N、11Na、12Mg、3Li、6C中:

(1) 和 互为同位素。

(2)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二)核素

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1)两 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 (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 (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练习】

12.在过氧化钠中含有168-1-O22,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16 、8 、2- 、2 、-1 。

....*....*....*.....c13.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abX,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dY,已知a>c,b>d,则元素X和Y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大小关系为( )A.X>Y

....*....*....*..... B.X=Y C.X<Y D.不能确定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又叫电子分层排布。

2.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

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

层排布。 【练习】14.填写下表:

15.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16.填空

(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 电性。 (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离子,带 电荷。 (3)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离子,带 电荷。 二.元素周期律:

1.核外电子层排布: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_______个递增到_________个的情况(K层由1-2)而达到结构的变化规律。

2.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高价由?1??7,中部出现负价,由

....*....*....*.....?4??1 的变化规律。

(1)O、F无正价,金属无负价

(2)最高正化合价:?1??7 最低负化合价:-4→-1→0 (3)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4)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________ (5)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0 、2、 4、 6 最外层电子数= 4 5 6 7 【练习】

17.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Na

B.P

C.Cl

D.Ar

18.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2

....*....*....*..... B.X2Y3 C.X3Y2 D.X2Y

19.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6

....*....*....*.....三.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1.2Na + 2H2O =2NaOH + H2 ↑ (容易) Mg + 2 H2O 2Mg(OH)2 + H2 ↑(较难) 金属性:Na > Mg

2.Mg + 2HCl =MgCl2 + H2 ↑ (容易) 2Al + 6 HCl = 2AlCl3 +3H2 ↑(较难) 金属性:Mg > Al 根据1、2得出: 金属性 Na > Mg > Al 3.碱性 NaOH > Mg(OH)2> Al(OH)3 金属性:金属性 Na > Mg > Al 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4.结论: Si P S Cl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复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短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v4767api96vudb8bhn079ew80o94h00sa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