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教学进度表
2011 —2012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共 3 页 专 业 课程名称 考核方式 周次 第一周 星期 二 土木工程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班 级 总学时 09土木工程1、2班 学生人数 99 64 (其中讲课 64 实验 0 上机0 ) √ 闭卷□√ 开卷□ 其他 平时成绩占 30 %,随堂□ 停课□(其中:作业占 20%, 课堂纪律占 10%, 其他占0%);实验占 0 %;考试成绩占 70%。 节次 5-6 讲授章、节及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层建筑的定义 1.2 发展高层建筑的意义 1.3 高层建筑发展简况 1.4 本课程学习要点 第二章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2.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2.2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第二章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2.3 高层建筑的结构布置 第三章 荷载与地震作用 3.1 高层建筑结构上作用的类型 3.2 恒载 3.3 楼面活荷载 3.4 屋面活荷载 第三章 荷载与地震作用 3.5 雪荷载 3.6 风荷载 第三章 荷载与地震作用 3.7 地震作用 3.7.1 地震的基本知识 3.7.2 高层建筑将诶够的抗震设防 第三章 荷载与地震作用 3.7.3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7.4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第四章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 4.1 结构计算的一般规定 4.2 重力二阶效应和结构稳定 第四章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 4.3 作用效应组合 4.4 构件承载力计算 学时分配 讲实上课 验 机 2 0 0 作业数量及答疑安排 P13第1题 备注 四 1-2 2 0 0 第二周 二 四 5-6 1-2 2 0 0 P34 第11、 12题 第三周 二 5-6 2 0 0 四 1-2 2 0 0 第四周 二 5-6 2 0 0 P75 第7、 9、11、13题 四 1-2 2 0 0 第五周 二 5-6 2 0 0
四 1-2 第四章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 4.5 水平位移验算 4.6 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4.7 各类设计计算规定与房屋高度的关系 第五章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5.1 结构布置 5.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第五章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5.3 计算简图 5.4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第五章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5.5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5.6 位移验算方法 第五章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5.7 内力组合方法 5.8 承载力计算方法 第五章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5.9 构造要求 5.10 杆件轴力变形对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第五章 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5.11 模拟施工过程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6.1 结构布置 6.2 分类及判别方法 6.3 翼缘有效宽度确定方法 第六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6.4 剪力墙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与位移计算方法 6.5 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内力与位移计算方法 第六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6.6 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6.7 构造要求 第七章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7.1 概述 7.2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方法 第七章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7.3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内力与变形计算 第七章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7.4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合理数量 2 0 0 P100第9、 13、14、18题 第六周 二 5-6 2 0 0 四 1-2 2 0 0 第七周 二 5-6 2 0 0 四 1-2 2 0 0 第八周 二 5-6 2 0 0 四 第九周 二 1-2 5-6 2 2 0 0 0 0 P155 第5、 8、9题 四 1-2 2 0 0 第十周 二 5-6 2 0 0 P206 第4、 5、6、17题 四 1-2 2 0 0 第十一周 二 5-6 2 0 0 四 1-2 2 0 0
第十二周 二 5-6 第七章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7.5 框架-剪力墙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第八章 高层筒体结构设计 8.1 框筒结构 8.2 筒中筒结构 第八章 高层筒体结构设计 8.3 框架-核心筒结构 8.4 构造要求 第九章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9.1 复杂高层结构的类型 9.2 带转换层的结构 第九章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9.3 带加强层高层结构 第九章 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9.4 带错层的高层结构 9.5 连体结构 9.6 多塔结构 9.7 复杂高层结构分析方法 第十章 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10.1 高层混合结构的形式及特点 10.2 高层混合结构的布置 10.3 内力与变形计算方法 第十章 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10.4 水平荷载下狂框架与混凝土筒的刚度比及加强层位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10.5竖向荷载下狂框架与混凝土筒的刚度比及加强层位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第十章 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10.6 楼盖刚度对混合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10.7 轴向变形对混合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第十章 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10.8 截面设计方法 10.9 构造措施 10.10 减小混合结构竖向变形差的措施 10.11 改善混凝土筒体言行的措施 2 0 0 P206 第4、 5、6、11题 四 1-2 2 0 0 第十三周 二 5-6 2 0 0 P261 第5、 6、8、9题 四 1-2 2 0 0 第十四周 二 四 5-6 1-2 2 2 0 0 0 0 P296 第4、 6、9题 十五周 二 5-6 2 0 0 四 1-2 2 0 0 第十六周 二 5-6 2 0 0 四 1-2 2 0 0 P326 第4、 7、9题 说明: 1、每次授课为两节课,经系主任审核后上交教务处。
2、本表一式三份。经系主任审查同意签字后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将一份送开课班所在系, 一份留系,一份自留。
主讲教师签名: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系主任签名(章):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教学进度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