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复习写作《审题立意》ppt课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写作——审题立意

一、明确审题要求和方法

(一)审题的含义

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包括文体、题材、范围、对象、字数等方面的限制。这是确保写作符合要求的前提和基础。 (二)审题的注意点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全面细致。需要全面关注题目中的每个信息点,对提示语、引导语都要细致分析。第二要客观准确。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意思,客观对待题目要求,准确理解题目意义,做到不跑题,不偏题。第三要开放深入。尽量打开思路,充分调动素材和情感,深入挖掘题目、材料意义,透过字面意义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 (三)审题的一般方法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审题方法,根据作文题目常见的题型,分为三类: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1.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方法一:把握题目中的中心词与修饰成分。中心词就是一个题目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修饰成分指题目中用来在数量、范围、程度、情状等方面,对中心词加以限定的成分。

(1)作文题目是词语形式。这个词语就是中心词,往往也是文章的重点。 示例:礼物 榜样 勇气 责任 陪伴 寻找 意外 幸福 示例分析:

“礼物”和“榜样”,是一篇文章要着力刻画的对象;“勇气”和“责任”是文章要凸显的品质;“陪伴”和“寻找”是文章要叙述的事件;“意外”和“幸福”,则是文章要表达的感受。

(2)作文题目是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在审题时首先要分清题目中的中心词和修饰成分。中心词往往决定了写作的对象和事件等,修饰成分则是对写作要求的进一步细化,有助于我们明确写作对象的属性,特点等。

①短语形式的作文题目:a比较常见的类型有偏正短语。 示例:美丽的误会 真的不容易 悄悄地提醒 黑板上的记忆

示例分析:《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中心词是“误会”,常常指生活中的插曲引起的尴尬

和纠纷,加上修饰语“美丽的”,则转化为误会引出的一段美好的故事。

《真的不容易》,中心词是“不容易”,意思就是困难,艰难,充满矛盾挫折坎坷等。前面加上了“真的”这两个字,加以修饰,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不容易的程度。类似的还有《悄悄地提醒》《黑板上的记忆》。

b其余类型还有动宾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

示例:记住这一天 我懂得了 歌声嘹亮 我和同伴们

示例分析:记住这一天——动宾短语 我懂得了——主谓短语 歌声嘹亮——主谓短语 我和同伴们——联合短语

②句子形式的题目:句子的主谓宾就是中心词,其余部分就是修饰成分。 示例:这事,真带劲 我懂得了 歌声嘹亮 我和同伴们

示例分析:《这事,真带劲》,这是一个句子,逗号前面要求文章侧重叙事,逗号后面则突出了事情的特点。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这事带劲”,修饰成分“真”强调了带劲的程度。

方法二:通过比较相似命题的方法,明确要求,训练审题能力。 示例1: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我的尝试

示例分析:《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和《我的尝试》,相似的内容都是“我尝试”,规定了写作内容应是自己亲历且尝试的事件。不同的是,前一个增加了限制内容“不止一次”和“努力”,强调了尝试的次数和程度,传递出一种勇于面对困难的态度,比后一个选材范围更小,要求也更明晰。

示例2:这里充满乐趣 这里也有乐趣

示例分析:《这里充满乐趣》和《这里也有乐趣》,相似内容都是“这里”“乐趣”。但不同的是前一个限制内容“充满”,表明乐趣的程度高,范围广,后一个“也有”,可以理解为原本没有或者看似没有,没想到竟然也有,暗示了乐趣的个人色彩和独特体会。

需要强调的是,题目中的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心词往往决定了写作对象和事件,修饰成分则进一步细化了对象和事件的属性特点等,都必须在写作中有所体现。

方法三:读懂题目的深层含义。从拓宽写作思路,拓展选材范围角度考虑,审题时我们还要读出题目中某些词语可能具有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赋予其象征意义。

(1)读出题目中词语具有的引申义 示例1:读你 在学海中游泳 有家真好

示例分析:《读你》这个题目中的“读”,本义是阅读,随着“你”所指代的对象不同,我们可以引申为玩味,欣赏,查看等等。《在学海中游泳》中的“游泳”,因为前面的限制是“在学海中”,可以引申为体验,实践等。《有家真好》中的“家”可以是自己的家庭,也可以引申为集体,班级,社区乃至于国家。

(2)读出题目中词语具有的比喻义

示例2:我也曾衔过一枚青橄榄 生活是一面镜子

示例分析:《我也曾衔过一枚青橄榄》题目取了青橄榄苦尽甘来的特点设喻,用来比喻成长道路上带给我先苦后甜感受的那些经历。《生活是一面镜子》这个题目,直接把“生活”比作“镜子”,可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或者反映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3)读出题目中词语具有的象征义

示例3:心中的那一抹绿 我眼中的色彩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

示例分析:《心中的那一抹绿》,“绿色”往往象征着青春、生机、希望、和平等等。《我眼中的色彩》,不同的对象可以赋予色彩不同的象征含义。《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朵》,“花朵”或者是浓郁的,或者是清幽的,或者是艳丽的,或者是优雅的,但都象征了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这些涵义可以拓宽写作的视野。

2.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半命题作文需要写作者将题目补足成为全命题,给了写作者一定的自由度。 在补充时首先要注意具体要求,尤其是提示语的内容,其次我们还要从有利于写作的角度去衡量补完的题目是不是容易立意,是不是有材料可写,是不是能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半命题作文在审题的时候要充分关注题干,填充完题目。

示例:我们的名字叫

示例分析:《我们的名字叫 》,从文章的题目来看,“名字”是中心词,“我们的”是“名字”的修饰成分,“叫 ”表明文中必须写出什么是我们的名字,为什么是我们的名字?也就是我们同拥有的名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横线上要填上名字,再展开来写,比如我们的名字叫考生,我们的名字叫志愿者。

3.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应该关注材料的基本意义。

示例: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的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

讨厌的。”

示例分析:这个故事,我们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猫头鹰因为叫声不被人喜欢,决定搬家,可是斑鸠告诉他,除非他改变自己的叫声,否则不管搬到哪里都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读懂材料的基本意义。如果材料中有明确的议论性语句,这个议论性语句往往揭示了材料的基本意义;如果材料是两个或多个,可以通过分析材料的关系提炼意义;如果材料的故事有因有果,那么由因溯果,或者由因追果,往往能发现材料的意义。

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斑鸠的最后一句话“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分析这句话我们会发现,材料其实是借斑鸠的话语告诫人们,对待我们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二、掌握立意的要求和方法

(一)立意的含义

立意往往在审题之后进行,通常指的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二)立意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做到正确积极。要能准确全面的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符合题意要求,肯定真善美,批评假恶丑,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第二要做到鲜明集中。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确,一篇文章一般表达一个明确突出的中心。

第三要做到深刻新颖。能深入到事物本质,对读者有启发,能有新的观念见解,或开发新的认知角度。 (三)立意的一般方法

1.顺向立意。题目中明确蕴含什么思想,我们就直接以此作为文章中心。

半命题作文我们在补充题目的同时也就是选择了其中一个角度,进而提炼出一种思想,比如《我们的名字叫志愿者》,那我们应该表现的就是志愿者这个群体,甘于奉献,有所担当的精神品质。

2.变相立意。不顺着题目中基本意义思考,而是从其他方向去思考问题,材料作文常常需要变相立意。比如逆向立意,从基本意义的对立面去思考确定中心;再比如多角度分析问题等。材料作文意义丰富,随着思考角度的变化,从中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义来。

示例: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的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示例分析:首先,分析归纳材料的基本意义,顺向立意。前面的环节我们已经通过斑鸠的话归纳了这则材料的基本意义,对待自己的重大缺点和某些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进而确立主题: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才有生存空间。

其次,深入解析材料的其他意义,变相立意。通常情况下,我们对材料的解析是顺向思考的,比如上面的分析就是直接以故事本身揭示的道理作为文章中心,同时也可以思考从其他角度去确定不同的主题。比如我们可以进行逆向思考,从猫头鹰的角度看可以立意为要勇于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要悦纳自己的。可以多角度思考,那么上述材料可以立意为要学会听取别人的逆耳忠言,要改变的不只是笑声等等。

通过这个练习我们发现,仔细审读材料,读懂材料蕴含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材料内涵,变换角度思考,可以使得立意更加多样,更加新颖。

立意的过程有时比较复杂,面对一个题目,一则材料,写作者可能会产生诸多思想感情,所以需要我们结合命题要求,体裁,题材和自身写作特点,确定最恰当最擅长最有意义的一个作为文章的中心。

在实际写作中审题和立意的要求方法,这两个环节常常是融为一体,很难截然分开的。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翻过那座山》

提示:1.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含义。“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

2.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

课堂练习分析:题目《翻过那座山》中的提示要求我们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意义,并且从多个角度思考。

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准确的去审题,把握题目中心词和修饰成分,读懂它的深层含义。“翻过那座山”是个动宾短语,中心词是“翻过”和“山”,字面的意思不需要多做解释的,“山”的修饰成分是“那座”,而不是“那一座座”或“那些”,表示只能

中考复习写作《审题立意》ppt课件

写作——审题立意一、明确审题要求和方法(一)审题的含义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包括文体、题材、范围、对象、字数等方面的限制。这是确保写作符合要求的前提和基础。(二)审题的注意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全面细致。需要全面关注题目中的每个信息点,对提示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uzyd0s02r0fluh9boav3qhtz4wh2h00tz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