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之《虽有嘉肴》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1)《礼记》
《礼记》,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分为四类:记礼节条文;阐述周礼的意义;解释《仪礼》之专篇;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背景材料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文章中心概括
《虽有嘉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3.写作特点
(1)运用类比手法。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 《兑.(yuè)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①虽.有嘉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②不知其旨.
也 古义:味美 今义:主旨 ③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穷苦,艰难 ④然后能自强.
也 古义:竭力,尽力 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⑤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提高 今义:增长 (3)一词多义 ①学:学.学半(动词,教导) 学学.半(动词,学习) ②其: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其.
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 (4)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形容词 不知其旨.也 旨:原意为甘美,文中指甘美的 ①形容词作名词 不知其善.
也 善:原意为好的,文中指好处 (5)重要句子翻译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有些知识)理解不了。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感到不了解,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③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6)问题探究
①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答:学和教都很重要,教学相长。全文运用
了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着讲到教和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点明“教学相长”的观点。文章短小精悍,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②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学、教、教与学关系的论述,采用了类比论证,学、教的重要及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③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
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④“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典型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加点字词。 (1)虽有嘉肴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教学相长也 .(4)教然后知困 .
2.句子翻译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模拟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其此之谓乎 .
2.请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本文的中心句是 。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参考答案
典型题精选
1.(1)即使 (2)因此 (3)增长 (4)不通、理解不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句意:即使有美味的食物。虽:即使。(2)句意: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是故:因此。(3)句意: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长:增长。(4)句意: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困:不通、理解不了。 2.(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3)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强不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有: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善:好处 句意: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重点词有:困:不通、理解不了 句意: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3)重点词有: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 句意: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强不息。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首先根据句意: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根据句
法特点,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是故后面停顿,主谓分开,所以应该这样停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文章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文章的大意,解答时,需要结合内容思考分析。本文讲的是教与学的问题,教和学的相互作用。 模拟测试
1.(1)因此 (2)表推测,大概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1)句意为: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是故:因此。(2)句意为: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其:表推测,大概。
2.(1)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2)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1)中重点词语有肴:带骨头的肉;句意为: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2)中重点词语有困:不通;句意为: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
3.教学相长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本文的中心句是 教学相长也。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自我。【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