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 博学 求是 致远
第13题 请问您愿意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么?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无所谓 不愿意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6 17 4 3 100 76% 17% 4% 3% 三、调查总结
1.已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2.存在的问题
明德 博学 求是 致远
3.问题出现的原因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系统问
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以上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人们的生态意识淡薄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们的行为受其意识和观念的支配,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看成支配自然的主人,忽视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从环境保护行为看,公众实际采取的环境保护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大部分的人会采取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的环保行为,而对于需要增加个人支出或给个人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不便的被采用的程度较低。 (2)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承担了巨大的资源能源压力,付出极其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从总体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 客观地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跟过去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下、经济总量小和人们对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忽视有关系。从投入和消耗来看,投入大、消耗多仍是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3)环境法律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仍然不完善,在环境法律制定、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环境法律内容滞后。现行法律法规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4.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进一步形成政府为引
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的方针,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着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
第三,搞好生态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四,增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推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预算管理制度,严控污染物新增量。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 第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组织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发布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广泛开展政策对话和国际合作。继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对话交流与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六,搞好相应制度安排。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今年要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
明德 博学 求是 致远
四、调查研究体会
1.对组员思想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调查实践,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家、政府和企
业的责任,它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学习上我们以后要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课程,认真听讲,勤做笔记,查漏补缺,加深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们还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生态文明报告、讲座和研讨会等,不断丰富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少开车,少用电池.用了电池尽量放入废电池回收中心,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泡沫塑料,出行尽量使 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夏冬二季尽量按照国务院标准使用空调.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从我做起的保护,平时里节约用水。虽然我们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们坚信要是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
2.对此课程的作用
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这次调查活动,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会仅存在理论方面。通过此次实践,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也对这门课程有了更大的兴趣。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所以说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3.对完善调查研究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