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建模初探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学日益成为一种技术,其手段就是计算和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的困难所在。它需要运用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对部分现实世界的信息(现象、数据等)加以简化、抽象、翻译、归纳,然后利用合适的数学工具描述事物特征的一种数学方法。 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审题
建立数学模型,首先要认真审题。苏联著名数学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实际问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涉及的名词、概念较多,因此要耐心细致地读题,深刻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弄清问题中的主要已知事项,尽量掌握建模对象的各种信息;挖掘实际问题的内在规律,明确所求结论和对所求结论的限制条件。 2、简化
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简化。抓住主要因素,抛弃次要因素,根据数量关系,联系数学知识和方法,用精确的语言作出假设。
3、抽象
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联系起来,恰当引入参数变量或适当建立坐标系,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将数量关系用数学式子、图形或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按上述方法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是不是符合实际,理论上、方法上是否达到了优化,在对模型求解、分析以后通常还要用实际现象、数据等检验模型的合理性。
二、初中数学建模的主要类型
一切数学概念、公式、方程式和算法系统等都是数学模型,可以说,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在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因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应用数学的材料,并从中总结提炼,就能找到数学建模教学的素材。例如:最大最小问题,包括面(体)积最大(小)、用料最省、费用最低、效益最好等,可以建立函数或不等式模型。行程、工程、浓度问题,可以建立方程(组)、不等式(组)模型。
1、函数模型
当涉及到总运费最少或利润最大等决策性问题时,可通过建立函数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函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
2、直角三角形模型
当涉及测量高度、测量距离、航海、拦水坝等应用型问题时,可考虑建立直角三角形的模型,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使问题获得解决.
3、方程(组)模型
现实生活中广泛地存在等量关系,如利息和税率、百分比、工程施工、行程问题等,通常都需要建立方程(组)的模型来解决问题.
4、不等式(组)模型
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主要体现在市场营销、生产决策、统筹安排等方面,对于此类实际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建立不等式(组)的模型来解决.
5、几何模型
生活中诸如边角余料加工、拱桥计算、修复残破轮片等问题,涉及应用一定几何图形的性质需建立几何模型,用几何知识加以解决.
三、强调数学应用现已成为当今各国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特点。
在美国,人们提出了“用数学服务于现实世界”的口号。近年来,我国对数学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学数学教学中也开始进行建模教学的探索,但所作的努力还不够。
一般说来,运用较少的数学知识、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相对简单的建模活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与教材内容联系不紧密的、相对复杂的建模活动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有些建模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将其分解、分步解决;或在教师带领下解决某些环节,其具体求解过程可留给学生课后解决,最后再组织学生宣讲、交流或写成小论文,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数学能力。
数学建模将各种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是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必备手段之一.数学建模教学应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进行切入,把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落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载体,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再创造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数学建模题型举例
1、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1、利用两块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的方式放置。再交换木块的位置,按图?的方式放置。测量数据。如图。求桌子的高度。
解析: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找到两个未知量和两个相等关系,特别是图形中隐含的等量关系。
设:木块长为a、宽为b、桌子的高为x,依题意有:
?a?x?b?80??? 解得:X=75 ?b?x?a?70?
例2、玲玲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需6周完成,共需装修费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才能完成,共需装修费4.8万元。玲玲的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
(1)如果从节约时间的角度考虑应选哪家公司? (2)如果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呢?说明理由。
解析: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学模型,节约时间久应考虑效率、节约开支就得计算总费用,通过这两方面的计算得到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