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到来,计算机早有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无法替代的必须品。也正因如此,为了更好的培养跨时代的接班人,加强对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与学习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特别是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好动、好游戏等特点。所以,如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充满兴趣、活力,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计算机课堂,进而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益成为目前我国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在这提出几点加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兴趣、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学科特点
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校教育就必须与时俱进,在小学教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课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与学生必须要积极地适应这一发展潮流,改变学习理念,调整学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 合理导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未知事物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时,就可以适当地结合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设计好课堂教学目标,高效的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比如,在学习制作PPT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就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展开讨论,并说出自己更喜欢哪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立体化,大部分学生一定会选择多媒体教学。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生动的画面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这一类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引起学习兴趣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特点,教师只要善于发掘,总能找到许多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计算机学科也是如此。与其它学科课程相比,小学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趣味性、应用性等特点。要培养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牢牢地把握这此学科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传统的学科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基本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甚至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计算机教学如果想克服这一传统模式的弊端,就不能重蹈覆辙,而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操作性强的特点,采用由\认识计算机\到\学习计算机\的模式。
三、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电脑早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无法替代的必需品,尤其是在现今的9年义务教育中,计算机教学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小学计算机教学更是成为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技术,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基础教育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使小学计算机课堂充满活力,早已成为衡量小学素质教育水平标准之一。 也正因如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日益成为所有计算机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鉴于此,笔者认为针对计算机课堂前 15 分钟的重要教学时间,计算机教师不仅应该从教学目标入手教会学生计算机知识,更应该从教学本质入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四、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依据计算机学科特点组织教学能诱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萌芽,教师应以此为起点,加以引导、扶持并通过生动、新颖、多样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已萌发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能引起学牛兴趣的內容必需是相对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富于新颖性和刺激性的事物。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参考书、
科普读物、计算机报刊等课外读物和新闻媒体中有新意的材料来支持、强化、巩固教材所介绍的新知识。这样既可以巩固教材的教学效果,还能避免因教材内容的陈旧性和单一性而抑制学习兴趣。
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兴趣最基本的保障之一。由于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时间比较短,学习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教师在教学生制作课件中的图画时,可以先使用软件对学生电脑进行控制,然后利用一部分课堂时间分模块的教给学生怎样对图片进行填充、修改以及添加文字等,最后要注意为學生留出一定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六、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创造性,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更好的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对学生引导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就会极大地制约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学生的意愿,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保证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同时,教师在讲完一个模块时,还应该适当的布置一些小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然后进行小组评比。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索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内因,优化外因,不断探求既遵循兴趣发展变化规律又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还不失学科特色的有效的兴趣培养途径与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梁志清 .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和实践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郑云颖. 小学计算机教学之我见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