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演唱研究的文献综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演唱研究的文献综述

作者:徐倩倩

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24期

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古诗词与中国文化真正结合到一起的体裁,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近年来不断受到广大音乐学习者的重视和喜爱,是声乐学习者应该认真学习的一种音乐风格。赵季平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承继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脉络,这类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的艺术歌曲的典范代表。本文主要从歌词、曲式、伴奏织体以及咬字行腔、情感表达、舞台表演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这类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作品驾驭和风格演绎要义。

关键词:赵季平 ; “古诗词艺术歌曲” ; 《关雎》 ; 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4-0015-03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笔者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浓郁的兴趣。其中《关雎》的旋律和意境给笔者留有深刻的印象,选择这首作品的缘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赵季平是现代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民族声乐创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其中有一种风格是他创作了大量使用古诗词或者借鉴“楚骚体”为背景的具有古风的歌曲。这类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的优秀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

第二,笔者学习并演唱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对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和演唱技巧有深入的了解。

第三,古诗词艺术歌曲把艺术性和文学性相结合,歌词底蕴深厚,具有古典美。 二、研究现状

国外对古诗词《关雎》的研究处于空白。

国内相关研究,共发现 11篇文献。其中专著1篇,学位论7篇,期刊文章 4篇。笔者将从赵季平及其古诗词歌曲、《关雎》的音乐分析、《关雎》的演唱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的整理和归纳。

三、国内研究综述

(一)赵季平及其古诗词歌曲风格特点

关于对赵季平生平的研究,笔者找到学位论文两篇。赵季平,男,著名作曲家。原籍河北束鹿,1945年8月出生于甘肃平凉。其父为创立长安画派的赵望云先生,因而赵季平深受父亲艺术观的影响,将创作立足于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之中。两篇学位论文都介绍了赵季平创作的三个时期:探索时期、成熟时期、里程碑时期。[6]王海娟在论文中写到赵季平的重要成就有:器乐作品、电影音乐作品、电视音乐作品、声乐作品。[8]

关于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风格特点,笔者搜索到1篇文章。薛敏的《浅议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提出赵季平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如同他的其他声乐作品一样,并没有追求复杂的结构形式、新的音响效果及不协和音,而是遵循中国古诗词简单规整的结构特点、用简单朴实的音乐来表达深刻内涵的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调式古朴。二是,题材高贵典雅、内涵丰厚。

(二)《关雎》的音乐分析

关于对《关雎》音乐分析的文章,笔者共找到2篇,将从歌词、旋律、伴奏织体以及曲式结构进行研究。

王会会的《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赏析》,作者主要是“对赵季平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关雎》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织体等方面的分析。

张春梅的《析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作者主要是对其歌曲旋律、伴奏织体、诗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歌词分析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体制属于十五国风,运用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从表现手法来看,这首歌词运用了“比”“兴” 的手法。从句式结构上来看,整首诗歌全部是四字为一句,古代人民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形式,表现了一位“君子”对爱情的炽热情怀。

2.曲式分析

张春梅的《析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写到《关雎》是一首D羽七声清乐调式的歌曲,速度为庄板,在音乐结构方面是“A+B+A”,一个标准的有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张婧玉的《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以<关雎><幽兰操><天地作何>为例》,提出《关雎》属于 d 商调式,速度缓慢而自由。乐曲整体都是 4/4 拍的节奏。旋律趋于平缓,

线条起伏不大。歌曲基本都是一字对一音的创作方式。王小天的《简析赵季平古诗词歌曲创作的特征与史学意义——以<关雎>为例》,不同的是作者提出该作品既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调式 (D羽调式) 的风韵, 又有西方音乐大调式 (F大调) 的明朗性格,《关雎》的创作遵循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和”的结构模式,并画出了曲式结构图。以上论文对《关雎》的调式调性分析各不相同,这将引起笔者的再次研究。 3.伴奏织体分析

张春梅的《析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歌曲的前奏部分是由三个向下级进的琶音引出,从A段开始伴奏织体又是连续三个琶音,从B段开始伴奏织体变成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每个十六分音符上下交替出現,然后在B段第二部分,进入前是连续的四组六连音,在力度上是逐渐增强,这里主要目的是将歌曲推向副歌,因此这里的伴奏主要起推动音乐氛围的作用。再现段与A段形成首尾呼应之势。 (三)《关雎》的演唱研究 1.咬字行腔

于颖的《中国近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究》,作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基础的汉民族语言,讲究“声、韵、调三要素的结合,要求字音清晰、准确,辨别声母的发音部位,要分清喉、牙、舌、齿、唇五音;还要准确掌握韵母的开、齐、撮、合四呼,讲究字的头、颈、腹、尾;并掌握十三辙的运用,做到以意带声、以情扶声、以气催声”。刘伟婷的《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演唱的情感表达》,指出在《唱论》中,燕南芝庵对于咬字吐字提出:“凡歌一声,声有四节,起末,过渡,搵簪,攧落”①表达了在歌唱中,正确处理字头、字腹、字尾、吐字归韵的重要性。 2.情感表达

于颖的《中国近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探究》,提出找准感情基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地挖掘词义,对歌词进行具体的分析。张春梅的《析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认为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不要过于阳刚,也不要过于婉转,应该克制的表达情感。但是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通过对古诗词《关雎》演唱风格的整体把握,我们需要对于不同的字、词、句子做出不同的表达。 3.舞台表演

笔者查到的有关古诗词《关雎》舞台表演的文章有两篇:刘伟婷的《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演唱的情感表达》,强调刻画人物形象应与歌词联系在一起,表演上借鉴戏曲中“手、眼、身、法、步”的表演方式。张春梅的《析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音乐特征及演唱特

关于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演唱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演唱研究的文献综述作者:徐倩倩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24期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古诗词与中国文化真正结合到一起的体裁,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近年来不断受到广大音乐学习者的重视和喜爱,是声乐学习者应该认真学习的一种音乐风格。赵季平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承继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ujtx6y554565jb3urou8mpoj7oc3w00zk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