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2.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3.中国国代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生活问题的著作是( ) ①《黄帝内经》 ②《九章算术》 ③《齐民要术》 ④《伤寒杂病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石申的科学成就是( )
A.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 B.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 C.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D.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天
5.唐朝魏征主持编纂的《隋书?经籍志》是按照经、史、子、集、道、佛六家来编纂书目,“经、史、子、集”的架构初步形成,以后的人就按照这个框架形成“经、史、子、集”四分法。到清朝修《四库全书》时,人们则完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据此推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属于( )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6.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国家
8.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立有一个长、高大约五公尺的四方石柱,柱面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由此表明( ) A.药方摘自《本草纲目》 B.政府重视医疗保健 C.唐代医疗水平高超 D.唐代常出现流行病
9.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做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0.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成就 ,而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早传播到西方的发明成就是( )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印刷术 1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 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12.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B.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C.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D.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3.宋朝的科学技术领先于同时期的欧洲,并对西欧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宋朝时期的活字印刷和火器传播到欧洲的时间大致为( ) 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 D.14世纪
14.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15.《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 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1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7.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其在治愈疟疾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提取
青蒿素的灵感源自东晋葛洪的中医治疗学专著《肘后备急方》,与此书性质相同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皇帝内经》 D.《本草纲目》
18.2015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症状。下列对此书的评述,正确的是( )
A.该书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和实用的特点 B.该书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C.该书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D.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19.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20.英国汉学家卖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这段话说明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
A.对欧洲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B.是欧洲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 C.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 D.传播到欧洲后才发挥了进步作用
二、非选择题 2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珍,字东壁,蕲州人,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举于乡不第,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 ──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
材料二 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材料三 至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于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伎传》亟称之盍集本草者,无过于此矣!
──光绪《蕲州志》卷十《著述志·〈本草纲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创新之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