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两宋时期经济发达。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 A.开封
B.东京
C.广州
D.临安
2.《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都城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食、相面、算卦、耍杂技等。他们来到的地方是 A.临安夜市
B.开封瓦子
C.长安“坊”
( )
D.长安“市”
3.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乡村文化繁荣 B.夜市已经出现 C.海外贸易繁荣 D.“交子”开始使用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庆祝的节日就是今天的 A.清明节
( )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春节
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陆游
( )
D.李清照
C.辛弃疾
6.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难以忘怀的是 ( ) A.中华文化的弘扬 B.祖国山河的统一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7.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定军山》
D.《念奴娇·赤壁怀古》
8.北宋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 D.《后汉书》
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 ( )
①在瓦子里听说书 ②在茶馆里烹茶招呼朋友 ③去夜市吃夜宵 ④在勾栏里听艺人唱曲儿 ⑤在勾栏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 )
10.右图所示为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杂剧陶俑。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②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③关汉卿是优秀的杂剧作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11.宋元时期,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D.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荟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瓦(即瓦子)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1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3分)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3分)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3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