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试(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用途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C.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D.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C.空气中的PM2.5 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微粒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B.守恒观——活性炭吸附毒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分类观——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转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均一稳定且是混合物,故碘酒属于溶液 B.氧化钙、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5.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
A
硝酸钾 氯化钠
滤
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蒸
B KCl K2CO3
发结晶
C CO2 CO 点燃
D
铁粉
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1
6.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J1-1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图J1-1
A.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t1 ℃时,在100 g水中放入5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
D.t2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7.(6分)请回答下列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1)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50 g,应选择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水槽
②托盘天平 ⑥量筒
③烧杯 ⑦药匙
④玻璃棒
⑤铁架台
(2)在一些金属材料的表面涂抹一层油漆,目的是为了隔绝 ,防止铁被腐蚀。 (3)硝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
(4)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 作用。
(5)在过滤装置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
(6)向含有氯化铜、氯化亚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8.(8分)图J1-2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J1-2
(1)甲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 。
2
(2)乙实验用于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能够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水的实验是 (填序号)。
(3)丙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有不足之处,则改进措施是 。
(4)丁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及溶液配制实验,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9.(4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J1-3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B是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C含有两种元素,D是一种红棕色物质。
图J1-3
(1)C为 (填化学式)。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
B:
; 。
C—D:
(3)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8分)
10.石家庄的地下水硬度较大,长期烧水的壶底容易结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的含钙化合物和含镁化合物。某化学小组把水壶底部的白色固体水垢取出并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白色固体是CaCO3; 猜想②:白色固体是Mg(OH)2;
猜想③:白色固体是CaCO3和Mg(OH)2。
[查阅资料]pH试纸只能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生
小组有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够严密,理由是 。
有同学提出碳酸钙是盐,而氢氧化镁是一种碱,故可以用pH试纸测定Mg(OH)2是否存在,如果测定结果pH>7则
3
现象
白色固体完全消失,有气泡产
结论 猜想①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