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教育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制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少显得有点窘 破,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之下,改革也是一种必然,但如何改 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呢?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需要慎之又慎! 今天我写为什么西方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文章是想警醒国 人,继续发挥中国上千年来最大的传统美德:学其精华、弃其糟 粕;把西方好的学习模式和教育方法引进来。 希望咱们的改革能 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一、学校的教育
1、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 生尝试进行体验, 在体验中发现难点, 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 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 中国教 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 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 让学生按已有 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 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 出已有的固定模式。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 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 符合学习论, 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 误的 “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 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 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 律,使得学生缺
叮叮小文库
乏应有的创新思维。
2、 从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看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差异: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 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 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 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
对于学
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 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
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
人类创造力的根源 —— 思想的自由和自主。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 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 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 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 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 造成学 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3、 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是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异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 15%,课 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 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 比较客观和公 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 个参考值。
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下载! ! 2
叮叮小文库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 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 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 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 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 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 人的最大悲哀呀!
4、从知识层面来说,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
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 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 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 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 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 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 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
精英”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 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 握,重视 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 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 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 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 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 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下载! ! 3
叮叮小文库
二、家庭的教育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 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 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
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一
?西方家长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 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 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 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 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让
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 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 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 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 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 子的学习。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 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 的一
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下载! ! 4
叮叮小文库
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 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 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
也难以让孩子得到
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 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 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 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 孩子遇到 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 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而中国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
很
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 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 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即使是一件小
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 世。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 做人的教育”, 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 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 培养。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
例如幼儿
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下载! ! 5
中西文化教育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