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蒙昧中的觉醒
【深入思考】 全面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
提示:(1)积极意义:提倡人性,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2)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c)
1.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 (1)背景
①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期。 ②经济上: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 ③阶级状况:希腊平民地位的提高。 ④公民素养:个人主义不断成长。 ⑤直接因素: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特点
①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②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3)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4)地位和评价
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②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③局限性:过度关注人的感觉,存在主观主义倾向,且忽视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2.苏格拉底的智慧——公元前269~公元前399年 【深入思考】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以及人生的作用。
(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强调知识、美德是个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涵,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强调人的理性和教育。 【深入思考】 为什么古希腊先哲思想会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提示:(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他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总之,古希腊先哲的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言必称希腊”也说明了古希腊先哲的思想的重要地位。所以说,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1)地位: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2)主要思想
①提出“美德即知识”。
②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③“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 ④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3)评价
①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②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 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3.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公元前4世纪 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1)代表人物:芝诺(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西塞罗、塞内卡。 (2)主要思想
①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②“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倡导人生而平等。
(3)历史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
论。
二、神权下的自我
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b) 初期“三杰” 但丁 曲》 彼特拉克 《歌集》 《十日薄伽丘 谈》 的思想 批评封建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人类平等会的贪腐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讴歌人性;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都体现了以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为表现形式的人文主义 代表作主要思想 品 《神文艺复兴的先驱;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思想共性
【知识拓展】 以《哈姆雷特》和《十日谈》为例,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讴歌与薄伽丘相比有什么不同?
提示:从本能到理性;从质朴走向高雅。 2.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b)
(1)莎士比亚:16~17世纪英国伟大戏剧作家,是文艺复兴高潮时 期杰出的代表人物。
(2)《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歌颂了人间 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b)
含义: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主要诉求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c) (1)文艺复兴 背景 经济 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政治 文化 外因 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逐渐成长壮大 古代希腊、罗马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典籍 造纸术与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续表
时间 历程 斗争矛头 目的 旗帜 性质 14~17世纪 发源于意大利,后向西欧其他国家扩展 基督教神权统治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人文主义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 运动以来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实质 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经济) 极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创造现世幸福,为新航路开辟方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做了思想准备(思想) 影响 消极 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方面
【深入思考】 文艺复兴是不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文艺复兴反对宗教信仰吗?
提示:不是。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 (2)宗教改革 ①背景
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产生了负面影响 面 提倡科学实验和实践,催生近代自然科学(科学) 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天主教神权统治。
b.思想因素:一方面,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深入思考】 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目的、实质各是什么?
提示:(1)核心思想:“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得救。 (2)目的: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 (3)实质: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贪婪,教皇在德国兜售“赎罪券”,引起 反抗。
②开始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写成《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③主张
a.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因信称义)
b.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沟通、对话。 c.简化宗教仪式。
d.教会从属于国家,王权高于教权。 ④影响
a.思想: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的自由,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进一步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b.政治:新教产生,打破了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旗帜。 c.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专制下的启蒙 1.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b) (1)背景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社会变化 思想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新航路开辟和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将人性从基督教神权中解放出来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导学案人民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