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探究物体的沉浮上一定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判断出一些常见物体的沉浮情况。也会很自然地想到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大小、轻重有关。因此学生在探究物体的沉浮时会积极投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动手探究后,会发现原来的认识可能有偏差。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明白实践是证明猜想的最好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同学们,当我们夏天在河边玩时,我们会看到哪些物体沉在水中,又看到哪些物体浮在水面? 活动2

【导入】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初步感知沉浮

1

1

请学生观察老师把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同时也教会学生正确观察沉浮。 活动3

【活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学生从小袋子里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橡皮。

2.教师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实验记录单一表格的前面两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学生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两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6.还可以按实验方法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明白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那么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又是怎样呢?让我们动手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 活动4

【活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各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苹果、橡皮,其余的物体装好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

2.学生完成 记录表二中的“预测”、“理由”这两列。

3.给每小组一把小刀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给每小组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打开材料前,先引导思考:

1

1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质量增加,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活动5

【讲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四、回顾课堂

引导学生总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

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教科版4页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

的体积大小和增加质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1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u2th4dloy4bptb11x4w7g2499ip7300mj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