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 醛 SDS编号 ZH/SDS—001 初次编制日期 2008-06-01 最后修订日期 2011-5-11 第1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乙醛 化学品英文名:Acetaldehyde 生产企业名称:中海先锋化工(泰兴)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溪桥工业园区 邮编:225411 电话号码:0523-87129333 企业应急电话:0523-87129240 传真:0523-87211892 电子邮件地址: 国家应急电话 : (86-532) 83889090 推荐用途:主要用于生产乙酸、乙酸乙酯和乙酸酐,也用于制备季戊四醇、巴豆醛、巴豆酸和水合三氯乙醛。 限制用途:无信息 第2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类别:第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物理和化学危险性:极易燃,甚至在低温下的蒸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氧化剂、易燃物、氨、硫化氢、卤素、磷、强碱、胺类、醇、酮、酐、酚等有燃烧爆炸危险。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第1页共12页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 醛 SDS编号 ZH/SDS—001 初次编制日期 2008-06-01 最后修订日期 2011-5-11 的过氧化物。受热可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健康危害:低浓度引起眼、鼻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吸入尚有麻醉作用。可致死。误服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麻醉作用及心、肝、肾损害。对皮肤有致敏性。反复接触蒸气引起皮炎、结膜炎。慢性中毒:类似酒精中毒。表现有体重减轻、贫血、谵妄、视听幻觉、智力丧失和精神障碍。 主要症状: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 应急综述:刺激、昏睡、头痛、疲劳、晕眩、眼花、麻木、恶心、精神混乱、动作不协调、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无意识、皮肤炎。 环境影响: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特殊危害: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3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纯品√ 混合物× 组成: 化学名称 CAS N0.(化学文摘号) 含量 (%, w/w) 乙醛 75-07-0 99.3 第2页共12页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 醛 SDS编号 ZH/SDS—001 初次编制日期 2008-06-01 最后修订日期 2011-5-11 第4部分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最主要的症状及危害效应:无信息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无信息 对医生之提示:无信息 第5部分 消防措施 适用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不适用的灭火剂:水 灭火方法:遇到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 特殊灭火方法: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极易燃,甚至在低温下的蒸气也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氧化剂、易燃物、氨、硫化氢、卤素、磷、强碱、胺类、醇、酮、酐、酚等有燃烧爆炸危险。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受热可能发生剧烈的聚合反应。第3页共12页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 醛 SDS编号 ZH/SDS—001 初次编制日期 2008-06-01 最后修订日期 2011-5-11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配戴空气呼吸器及防护手套、消防衣。 第6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用人员防护措施: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环境保护措施: 1.对该区域进行通风换气。 2.扑灭或除去所有发火源。 3.通知政府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 处理方法: 1.不要碰触外泄物。 2.避免泄漏物流入下水道及或密闭的空间内。 3.在安全许可的情形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 4.用沙、泥土或其它不会与泄漏物反应的吸收剂围堵外泄物。 第4页共12页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 醛 SDS编号 ZH/SDS—001 初次编制日期 2008-06-01 最后修订日期 2011-5-11 5.少量泄漏: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的吸收剂吸收。已污染的吸收物质和外泄物质有同样的危害性,须置于加盖并标示的适当容器内,用水冲洗溢漏区,小量的溢漏可用大量的水稀释。 6.大量泄漏:连络消防、紧急处理单位及供货商以寻求协助。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7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 1.穿着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所有可能的接触。不要在开放的容器或系统内作业。 2.导管和容器皆应接地。 3.远离火花、火焰及其它发火源,工作区张贴禁烟标志。 4.置备随时可用的紧急应变装备。 5.避免纯物质与污染物混合。 6.容器应标识,不用时应关紧,空的容器内可能仍有具危害住的残留物。 第5页共12页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