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年龄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首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动身点与回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构造主义和发明法的教学办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全部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年龄)。其贯串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过错的,由于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义务是:培育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气;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及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巧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能。
15、智育的义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含察看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才能是决议性的因素。
16、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意“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准确的审雅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示美和发明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动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任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公民教育。责任教育是一种强迫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导进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庞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同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控制社会经验的双边运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门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保持以教学为主,全面部署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取代。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期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收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记智力发展的程度。教学过程中要把把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看重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器重知识传授的本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过错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懂得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能。
35、重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导性相联合的原则;(2)理论接洽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示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峙的教学方式思想是启示式和注进式。我们应该倡导启发式,反对注进式。 37、教学的基础组织情势——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解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试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明法。
(5)以感情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观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安排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请求:(”教学目标明白。(2)内容准确。突出重点,难点,捉住要害。
(3)结构公道。上课有高度打算性、组织性、效力高、后果好。(4)办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育进步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格形成与否的要害,也是权衡一个人思想品德程度高下的主要标记。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始,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进步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动身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束缚相结合的原则;依附积极因素,战胜消极因素的原则;尊敬信赖和严厉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殊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懂得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条件和基础。其中察看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精良的班风,这是权衡班集体是否形成的主要标记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到、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感、情绪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偏向),包括须要、动机、兴致、信心、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含才能、气质和性情。
54、心理是人脑的性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本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法——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资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等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回属的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须要。
60、动机发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须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征:偏向性(又称指向性)、渊博性、稳固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节制动机水平。(3)充足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赏罚。(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当组织学习比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持续尽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绩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回因理论以为,学生常将胜利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尽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绩动机理论。
68、感到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到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更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更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懂得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便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实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应。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础特点。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守逻辑规矩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拟、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础情势:概念、断定、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明抵触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抵触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计划)。(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门路。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预备状况(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控制增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把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别形式的思维。感性资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进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鲜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空想、幻想、幻想。
84、良好思维品德的特征:(1)辽阔性与深入性。(2)独立性与批评性。(3)逻辑性。(4)机动性和迅速性。(5)发明性。 85、记忆是过往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坚持、再认和回想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根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资料不能再认与回想,或者表现为过错的再认与回想。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过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光上的接近)、类似性联想(性质上类似)、比较律(性质上、特色上形成对照)、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迅速性、持久性、正确性、筹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运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法。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道路。 92、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根据,而技能把持活动的履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涌现成绩提高的暂停顿现象。
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力、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到达迁移水平,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干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等表现形式。 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
的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活、悲痛、胆怯;情绪按强度的连续时间可分为:心情、豪情与应激。 98、克服内外艰苦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举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很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范类型与气质类型刑?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机动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巧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牢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情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情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尺度: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全。其它标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尺度、“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力剖析法——弗洛依德;行为改正法——华生;人本主义y:f法——罗杰斯;理性格绪疗法——艾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造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筹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定了18个学科的课程尺度,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代替过往的教学筹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换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治理的创新,强调履行国度、处所、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提倡全人教育。增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毕生学习的欲望与能力,处置好知识、能力、以及情绪、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战胜课程过火重视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寻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敬学生的奇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期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毕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转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造计划明白了课程构造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 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剂: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任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范畴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巧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恰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处所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行,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连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斥性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利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同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转变过往的那种单纯接收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成果,更器重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鼓励等功效。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度、处所、学校)。
(2)开拓“自*F而上”的课程治理渠道。倡导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帮助的课程管理方法。 (3)采用“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履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更,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力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的系统: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民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同等、懂得、双向。树立的门路——师生间的双向交换。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在教师指点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领导者、参与者。 2l、教学运动设计请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天生性,即要斟酌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感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体系方式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重要是以行动主义作为基本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知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
1、一名及格的国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高深的专业知识。 (3)渊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温习的舆轻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温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整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克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感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进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011教师资格考试重点+河南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