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运动生理学必看知识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词解释

1、有氧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糖、脂肪等氧化供能)的能力。

2、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

3、需氧量: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气量。

4、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要的氧和摄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氧亏。

5、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

6、乳酸阈:在递增运动负荷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

7、吸氧量:在肺换气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人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称为吸氧量。吸氧量也称耗氧量。

8、通气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肺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 9、持续训练法:采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长的不间歇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指在两次训练之间有间歇方式的组合训练。 1、免疫: 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种生理功能。

2、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

3、非特异性免疫: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抵抗力,有些是天生具有的,即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经遗传获得的,称为先天性免疫,因其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故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4、“流动脑”:是免疫的随时感知非感知性刺激,并通过细胞因子等免疫递质发动免疫应答。 5、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共同的介导物质(共同的生物信息语言),对他们自身的功能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6、运动性免疫抑制: 长期的大强度运动训练的影响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的现象,表现为免疫功能降低,对感染疾病的易感率上升,这种由于运动而诱发的免疫功能现象称为运动免疫抑制。

7、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8、黏膜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清除通过黏膜表面入侵的微生物,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组成。

9、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0、细胞免疫: 指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导致靶细胞破裂死亡的免疫反应。

11、体液免疫:指B细胞在T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完成的免疫反应。

12、免疫应答:抗原性物质进去机体后所激发的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

13、免疫稳定:是机体免疫系统内部的自控调节机制,以清除体内出现的变性、衰老、死亡细胞等,从而维持机体在生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若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14、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机体可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陷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7、靶器官: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着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8、靶细胞: 某种细胞成为另外的细胞或抗体的攻击目标时,前者就叫后者的靶细胞。 1、超负荷原则:指练习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或已适应的负荷的训练原则。 2、肌肉力量:指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3、超等长练习: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是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结合的练习方法,训练中常采用的“多级跳、深跳”等练习均属于此类方法。

4、最高重复次数(RM):是负荷逐渐增加的适宜标准,是机体在某一负荷时能持续完成的重复的最多次数。 5、力量耐力:指肌肉长时间对抗亚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

6、绝对力量: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

7、动力性力量: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此时机体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 8、最大肌肉力量: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 9、等动练习:是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练习器进行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10、中枢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的收缩能力。

1、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儿童少年各项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

2、青春期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加快,血管发育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机,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

3、身体素质的敏感期:在身体素质发育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某项身体素质发育速度特别快,这段时间被称为该项身体素质的快速增长期或敏感期

4、生物年龄:是与人体生长发育中的某些事件的出现时间有关,是根据正常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发育状态所推断出来的年龄,表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状态

5、衰老: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的综合表现,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进行性下降 6、月经周期:女子在性成熟后,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脱落、出血、修复和增生的周期性变化

7、月经初潮:少女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

8、运动性月经失调:由于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时间以及由训练引起体重降低、精神应激等等因素导致女运动员的正常月经周期出现一定的紊乱,称为运动性月经失调

1、位移速度: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或通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2、动作速度:指完成单个动作(或某一成套动作)时间的长短 3、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

4、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

5、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称无氧能力 6、缺氧训练: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条件下进行的训练,其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能力 1、极点: 在进行大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性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发生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感觉,训练不足及体适能状态低的人甚至想继续运动的主客观表现。

2、进入工作状态: 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提高过程成为进入工作状态。

3、第二次呼吸: “ 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这些不适感觉就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技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现象叫第二次呼吸。

4、赛前状态: 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 5、真稳定状态: 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6、中枢疲劳:指在从脑到脊髓的运动神经的疲劳。

7、运动性疲劳: 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8、假稳定状态: 在进行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态假稳定状态。

9 、整理活动: 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身体练习。

10 、准备活动: 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11 、超量恢复: 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中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12、自由基: 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

13、视觉闪光融合阈:当闪光的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觉到是闪光,而感觉到的是一个完全稳定和连续的光点,这种现象称之为视觉闪光融合阈。

14、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的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15、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之为恢复过程。

ATP稳态:依赖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及其他物质参加的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合成大量的ATP。这种机体在能量装换过程中维持其ATP恒定量的现象

消化: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搅拌、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中含有的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通过消化后形成的小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灯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基础代谢: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得能量代谢。 临床医学测定基础代谢规定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清晨、空腹,餐后12h以上,前次进餐为素食,且不宜过饱,以排除食物特殊劳力作用的影响2.室温保持在20’C-25’C,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3测定前避免剧烈活动,休息3min左右。测定时平卧,全身放松,尽量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4要求受试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5受试者体温正常 兴奋:生物体受到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动作电位)反应 兴奋性: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可兴奋性:只需要较小刺激强度,使能迅速作出反应的细胞 反应:生物体受到刺激时,其新城代谢及外部表现发生相应的改变 刺激:各种能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阀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基本的强度

时值:指以2倍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单纯相:肌肉轻度收缩时,可引导出一个或几个运动单位的电位,肌电图上出现一系列清晰可辨的运动单位电位

胞体:是神经元在主体部分,是细胞代谢和信息整合中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感受器:在人体和动物的体表或组织内部存在着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结构和装置

去大脑僵直:全身伸肌的紧张性显现亢进,表现为四肢僵直,颈部肌肉过渡紧张,以致头部向背面弯曲,尾部也向背面翘起呈背弓反张

运动生理学必看知识点

名词解释1、有氧耐力: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糖、脂肪等氧化供能)的能力。2、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3、需氧量: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气量。4、氧亏:人在进行运动时,摄氧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ttsw1cebj3jk4h7sglc72h8v7sa2300vh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