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正、找平、进行焊接,用圆形钢件整体点焊完,进行二次复检,符合设计要求进行施焊,方法见焊接方案。吊装方案见吊装方案。圆形结构吊装所需标高(41m)固定后,分别对应上锥体、斜梁。为减少高空焊接,斜梁在仓外焊接梯形(如下图所示)吊装方法见吊装方案。
铆工高空组对采用吊兰,吊兰固定在已安装好的圆弧上,便于操作的位置。由于每构件自重5t左右,吊装不能一次到位,可采用两吨倒链牵引到位,倒链预先固定在圆弧组对的中心上。经调整后,每块梯形结构点焊,每个点焊不少于100mm梯形构件对应组对。整体组对成设计图形后,经调整方可进行全面施焊,焊工应按顺序对应焊接。焊接完的结构,根据设计要求探伤,经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再进行附件组对焊接。 (三)检验:
钢结构验收,在锥形结构全面焊接完进行,检查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允许偏差内,并做好各项检验记录。
型钢钢结构制作的基本要求
型钢钢结构制作
第 6 页共 66 页 基本要求
1.钢结构施工的材料应具备材质证明及合格证书,型钢表面应无飞边、毛刺、折叠、重皮及超偏差的锈蚀、凹陷等,焊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锈蚀,药坡不均匀,脱落、受潮等。 2.参与钢结构施工的人员工种组成合理,有钢结构施工经验,焊工应具有焊工资格证。
3.施工机具选择合理,满足施工要求,工况良好。 4.图纸经过会审。
5.钢结构加工车间规则合理,机具布置及钢平台的摆设均满足工艺要求。
型钢钢结构制作基本的施工顺序
二、基本的施工顺序
第 7页共 66 页 材料检验→型钢矫正→放样→号料→下料→制孔→摩擦面加工→除锈防腐→拼装。
型钢钢结构制作主要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三、主要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一)材料检验
第 7 页共 66 页 进入钢结构加工厂的钢材应进行检验,要求材料符合规范
图纸要求并应做如下一些检验工作。
1.每批钢材应有材质说明书,并检验是否与打印的标识相符,证明书上应写明该批钢材的炉号、钢号、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
2.核对钢材的规格尺寸。 (二)型钢矫正
由于型钢在运输及搬运过程中,钢材有出现损坏变形现象,损坏无法矫正的钢材应报废,能矫正的钢材应采取矫正措施进行矫正。
钢材的矫正有机械矫正及火焰矫正。机械矫正包括锤击法,顶推法,搬拧法;火焰矫正是利用钢材经加热再冷却以后有收缩的现象来矫正钢材的,火焰矫正主要用来矫正机械矫正无法完成的较大的钢材。 1.机械矫正 (1)锤击法
锤击法用于矫正较小的钢材,矫正时把型钢置于铁砧、平砧或钢平台上,用锤敲打直至钢材检验合格为止。 (2)辊式型钢矫正机
按操作规程进行型钢矫正即可。 (3)机械顶推矫正法
机械顶推是利用千斤顶强制顶推使型钢复原完成矫正工作的,顶推形式见下图。
(4)搬拧法
搬拧法矫正型钢是利用大扳子扳边进行矫正。 2.火焰矫正
火焰矫正时,加热点应选择合理,弯曲点判断准确,矫正时应一步一步进行,并用水平尺、钢尺等检查其平直度,直至合格为止。 (三)放样
1.钢材经过检验和矫正以后,方可放样,放样时应核对图纸上构件的安装尺、几何尺寸、孔距等,然后以1:1的大样放出样图(在钢材上放出),并复检出样板和样杆,以此样板(样杆)作为号料下料、制孔等的加工依据。
2.放样工具可采用画规、角尺、三角尺、钢板尺、刻刀、冲子、剪刀等。放样线应越细越好,裁剪要下刀准,宜一次成型,避免多次修复,放样尺寸应考虑给下料及加工留有余量。 3.放样样板的制作可采用薄铁皮或塑料板等,宜硬且棱角分明,样杆则可采用偏铁,圆钢制作,当±长度较短时也可用木条制作。
4.放样样板(杆)的制作精度应达到下表要求: 偏差总长宽度两端孔中心距孔心位移相邻孔距两排孔心距对角线差
最大允许偏差(mm)±1.0±1.0±1.0±0.5±0.5.±0.5.±1.0
5.制作完成的样板(杆),应在上面作好标记,注明图号、构件名称及数量。
6.样板(杆)使用时应注意保护及保存,直至号料工作结束后方可销毁。 (四)钢材号料
1.钢材号料是以制作完成的放样样板(杆)为依据,在型钢(或钢板)上放出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过程。
2.号料时应依据进场钢材的尺寸及图纸上的钢构件表,按先长后短、先大后小,先复杂后简易的顺序进行。
3.号料线应细而分明,号料时应在钢材上画出加工线,下料及边缘线,同时兼顾上下道工序情况,应留出切割加工余量及焊接收缩余量。号料的允许偏差及切割余量见下表。 号料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公差值(mm) 1长、宽±1.0 2两端孔心距±1.0 3两端对角线±1.0 4相邻眼心距±0.5 5两排眼心距±0.5 6冲点与眼心距位移±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