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4
学时:60
批准人:
合作人:
性 质:必修
制定人:宁宁
课程代码:5DQ03
时间: 2011年4月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
课程性质
管理信息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先修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等
授课对象:道路桥梁专业二年级学生
《工程地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后续课:建筑力学与结构设计、道路施工技术等
学习任务
2. 矿物与岩石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1.工程地质基础知识
矿物与岩石
3.地质构造
4.水文地质
5.地貌及第四纪地质6.工程地质环境
7.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8.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9.地下洞室稳定性评价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11.室内地质分析应用技能的训练考核合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
①通过《工程地质》学习领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②能正确识别常见与岩石;
③合理分析地质构造;准确定位地貌类型;④全面评价地质灾害;
⑤科学分析评价公路、隧洞地下、地表水水害⑥严密评估洞室稳定性;2、知识目标
①肉眼鉴定常见的造岩矿物及常见的岩石;②地质构造的野外调查与分析;③地下水的调查与简单的水力计算;
④各类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和处理;⑤道路桥梁建设的简单勘察任务;3、素质目标:二、课程内容设计
矿物与岩石
模块名称
单元教学设计
学时
课程整体设计
612466426442460
教具
教学方式
能力目标及常见岩石的特征重点:矿物的特征
岩石的特征
难点:矿物和岩石的鉴别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根据实物了解矿物和岩石的特征
学习任务
参考资料
素质目标
引导问题
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分析
2、掌握矿物识别的方法及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
3、能够正确识别常见岩石的种类
1、能够掌握三大岩类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
1.《工程地质学》 张忠苗主编 2007年2.《工程地质学》 郭抗美主编 2006年3.《工程地质学》 臧春平主编 2004年
知识目标性岩石的特征质及常见矿物
2、三大类岩石的分类和代表1、矿物的概念、物理力学性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概念,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念。
成立学习小组,每5人为一个小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讲授,并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回答引导问题。
职业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组织与方法
重难点及及解决方法
地质构造 单元教学设计
多媒体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目标
地质构造
多媒体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学时
学时
6学时
4学时
知识目标
教具
教学方式
的方法能
6、要求学生会识别一般地质构造5、地层的接触关系,断层类型及识别标志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
重点:各种地质构造的特点,形成的原因难点:各种地质构造的识别
学习任务
参考资料
素质目标
引导问题
教学目标分析
3、能够正确掌握褶皱构造的类型与识别方法1、了解地层年代的确定方法及地质年代划分4、能够了解节理的类型、断层类型及识别标志2、正确了解地层产状,并能正确了解罗盘仪测量
1.《工程地质学》 张忠苗主编 2007年
2.《工程地质学》 郭抗美主编 2006年3.《工程地质学》 臧春平主编 2004年
关系类型
4、几种常见的地质构造1、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2、岩层的产状及表示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概念,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念。
成立学习小组,每5人为一个小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讲授,并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回答引导问题。
5、常见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3、地层接触关系的含义及接触
职业实践活动
教学组织与方法
重难点及及解决方法
不良地质现象单元教学设计
能力目标
不良地质现象
多媒体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学时4学时
知识目标
教具
教学方式
措施能的防治措施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
学习任务
3、了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岩溶问题及防治措施4、能够正确掌握泥石流防治的原则及主要措施。
5了解掌握地震震级、烈度的概念,理解地震效应
2、能够正确识别滑坡的存在,掌握工程上对滑坡1、了解崩塌给公路造成的危害、防治原则和整治
1.《工程地质学》 张忠苗主编 2007年2.《工程地质学》 郭抗美主编 2006年3.《工程地质学》 臧春平主编 2004年
2、泥石流的产生及分类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4地震的成因、震级及烈度5、全球及我国的地震分布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概念,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念。
成立学习小组,每5人为一个小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讲授,并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回答引导问题。
1、崩塌及滑坡形成条件及危害3、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规律,参考资料
素质目标
引导问题
职业实践活动
教学组织与方法
重难点及及解决方法
地下水
多媒体结合学生自主学习
地下水单元教学设计
学时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