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分析我与老王的关系,感受人与人相处时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2. 揣摩老王及“我”的心理,体悟“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揣摩老王及“我”的心理,体悟“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分析我与老王的关系,感受人与人相处时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体悟老王的不幸
1.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同学们一起研读杨绛的《老王》,《老王》老师已经读了很多遍了,可就在刚才来礼堂的路上我还在想:“我读懂老王了吗,读懂杨绛了吗?”其实何止是我这个旁观者,即便是当局者杨绛也是花了几年的时间才渐渐明白,杨绛明白了什么呢?
学生诵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得出答案:“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2. 思考“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是谁?“那是”指的是什么? 预测,明确:“幸运的人”是杨绛,“不幸者”是老王,“那是”指的是“每想起老王总是觉得心上不安。”
3. “幸运者”的“幸运”文章并未正面提及,“不幸者”的“不幸”倒是一目了然,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老王不幸的关键词。 预测,明确:单干户,瞎眼,老光棍(鳏身)
板书:瞎眼鳏身单干户 二、 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 浏览课文,试思考一个“幸运”的大学教授和一个“不幸”的三轮车夫老王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
预测,明确:(1) 雇佣关系:他蹬我坐,老王送冰,老王送默存。(2) 朋友关系:杨绛的女儿送老王鱼肝油,老王给杨绛家送冰车费减半,老王送默存不要钱,老王给杨绛送鸡蛋和香油。 多媒体显示:
雇佣:他蹬,我坐送冰送默存 朋友:送鱼肝油(钱)减半不收钱 送鸡蛋,香油
总结:老王的生活处境很糟糕,而“我”作为一个雇主,不仅仅常常照顾老王的生意,并且还送上了珍贵的鱼肝油。是“我”先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雇主关系,拉近了一步。“我”从来不少老王的车钱,不占老王的便宜,在老王生病的时候还多次给予老王帮助,“我”做得很好了,所以“我”心安。那么老王对杨绛又如何呢,我们看这样一段话。(多媒体显示)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
2. 请思考一个问题,老王的香油和鸡蛋是哪里来的? 预测:老王的“香油和鸡蛋”是攒的。
追问:“攒”有很多种方式,你能说说是怎么攒的吗?
预测:(1) 自己种的,自己养的。
提示:文章的第二节有这样一句老王的自述:“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何为“活命”?即维持生命;何为“只”?即唯一的,没有选择的。 如此说来,也许这“香油和鸡蛋”不是自己种养的。 预测:(2) 攒钱买的。
提示:文章的第7节有这样两句话“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就在勉强可以“凑合”的情况下,“得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老王还有多余的钱吗,也许没有! 预测:(3) 别人送给老王的。
提示:有谁会送老王“香油和鸡蛋呢”?老王有亲戚吗?“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老王有朋友吗?有,“老李”。文中两次提到“老李”前面都有一个定语“同院”。那么,老李的居住条件怎么样?“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子,几间塌败的小屋”。老李的生存状态也是很糟糕的。也许老李也没能力给老王珍贵的“香油和鸡蛋”。 预测:老王把自己唯一的破旧的三轮车卖掉了。
提示:仅仅抓住“只是”,体悟到了老王“活命”的生存状态。 教师总结:老王的“香油和鸡蛋”或许是买来的(新鲜)且经过精心挑选的(好的香油,大的鸡蛋)。从同学有们的诸多可能中,我们能看出鸡蛋和香油的来之不易。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就连“香油和鸡蛋”这类,在我们今天看来及其寻常之物的也是要凭票限量供应的。可想而知,老王的好的香油,大的鸡蛋更是难上加难。这双重的不易背后我们能看出什么? 预设,明确:老王对杨绛一家真诚的感激之心。
板书:油好蛋鲜
三、 情景对话,体悟老王心理
1. 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请思考,杨绛何时才感到内心不安? 明确:老王死后,每每回想觉得内心不安。 2. 杨绛是怎么得知老王的死讯的呢? 明确:从老李那里得知的。
读下面这段文字,思考,老李怎么知道老王去了杨绛的家?请同学们仔细揣摩老王的心境,模拟情境设计一段老王和老李的对话。(多媒体显示)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情境对话:
去之前:老李:老王啊,你身体好点了吗,怎么出来了啊? 预测:我出去买了点东西,给杨先生家送去。 老李:你身体都这样了,怎么不托我给你买呢。 预测:我想自己去挑挑。
老李:你就别送去了,杨先生家楼高,你这身子骨别折腾了,还和以前一样我代你去吧,有什么话,我帮你捎去。 预测:老李啊,你知道我的时日不多了,我还想再去看看杨先生一家,他们那么照顾我……
老李:你若真想了,我请杨先生来看看你?
预测:那怎么行,我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了,再说,你看看我这家,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老李:哎,老王啊,还是我送你去吧。 (回来后)老李:老王啊,从哪来啊? 预测:我刚刚去杨先生家。 老李:见着了吗? 预测:见着了。
老李:你和杨先生聊些什么了吗? 预测:哎,没聊什么啊!
老李:你不是找先生帮忙的吗?什么都没说,你去干嘛啊? 预测:我给他们送了点“香油和鸡蛋”。
老李:你身体都这样了,不留着自己吃?杨先生多给钱了吧? 预测:我哪是要她的钱啊!哎! 学生自由说说感受。
总:当老王拿着香油和鸡蛋去杨绛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要报恩”,报恩需要回报吗?不需要。杨绛是收下了香油和鸡蛋,可是杨绛也给了老王钱。香油和鸡蛋换成了钱,这更像是场交易,那么老王和杨绛的关系似乎又回到了雇佣关系上。我国北方有个风俗叫“辞路”,就是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了,要走动走动,能解的结都要解开,人都要死了,总不能心里揣着个疙瘩。同学们想想,老王心里这个报恩的疙瘩完全解开了吗?没有。 (此处插入,相貌描写)